4月16日,东航物流(601156)公布2024年度业绩:受益于以跨境电商物流解决方案和产地直达解决方案为代表的综合物流解决方案业务收入快速增长,全年实现营收240.56亿元,达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6.6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88亿元,同比增长8.01%。目前,东航物流市值为近198亿元,较2021年登陆A股时的361亿元市值缩水近半,最新股价较2025年初下跌近三成。

东航物流所从事航空物流服务业务的终端客户覆盖面广、承运货物品种多,且跨境物流服务收入占比较高,整体上与国际贸易政策的变化密切相关。东航物流在年报中坦言,尽管航空货运需求取得显著增长,但美国频繁调整关税政策并计划取消小额包裹免税政策,预计将对航空货运需求产生较大冲击,对公司北美航线的收入产生较大影响。东航物流董事长郭丽君称,公司将充分利用现有货机航权时刻资源,结合市场和收益情况加密现有欧洲、日韩、新加坡和地区航线;另一方面加快东南亚等新兴市场的布局,择机开通新航点。
跨境电商解决方案收入占比连续六年增长
随着中国品牌商和制造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以及中国跨境电商平台崛起,中国航司不断加强与中国企业协同出海,为中国企业提供国际航空物流服务。民航局数据显示,中国航司在中国国际航空物流市场中的份额在经历疫情期间的下滑后迅速回升,2024年我国国际航线机场货邮吞吐量875.6万吨,其中,中国航司承运国际货邮运输量达到360.6万吨,市场份额创新高,达到41.2%。
东航物流成立于2004年,截至2024年末,拥有14架B777全货机,全部用于执飞欧美、亚太等国际及地区航线,同时,该公司依托于东航股份的全球航线及与天合联盟网络等合作,开展客机腹舱运输,服务网络延伸至全球160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航空货运网络的全球化布局。
东航物流业务主要分为航空速运、地面综合服务、综合物流解决方案三类。年报显示:2024年,综合物流解决方案收入124.76亿元,占总收入比例从44.28%提升至51.89%,同比增速最高,达到36.72%。南都记者注意到,基于与跨境电商平台的各类合作,跨境电商解决方案收入对综合物流解决方案收入的贡献近半,占公司整体收入的24.58%,连续六年增长。全年跨境电商进出口单量达7539万单,同比增长40.94%。
除了跨境电商,报告期内,东航物流成立了民航领域首家冷链公司东航冷链,通过大力发展航空冷链业务,医药冷链业务快速上量,带动业务持续快速增长。数据显示,借助自有全货机和客机腹舱运力、湿租外航运力,东航冷链共运营生鲜航线18条,服务覆盖200余家客户,累计进口生鲜货物约3.2万吨,龙虾、三文鱼、车厘子、帝王蟹等四大产品的全国市场份额均居领先地位。
与综合物流解决方案形成对比的是,2022年~2024年,东航物流的航空速运收入连年下滑,分别为56.64%、44.24%、37.58%,反映出疫情后航空货运市场的供需变化。据统计,2024年,东航物流的货邮运输总周转量为79.07亿吨公里,同比增长15.87%,受益于空运运价上升,全货机毛利率34.03%,同比增加4.15个百分点。尽管全货机日利用率达13.01小时,为2018年来的最高水平,但载运率同比下降0.95个百分点至82.17%。
关税政策令跨境电商需求疲软,同时增加全货机维修成本
近期,美国关税政策令全球经贸形势复杂多变,危及全球经济发展和产供链稳定。多份业内研究报告指出,新关税政策将推高跨境电商(尤其是依赖美国市场的电商)物流成本,促使商家重新审视和优化自身的供应链体系,同时也将降低跨境物流需求,全球空运海运行业或面临周期性承压。
上海航运交易所4月12日发布的统计分析称:短期看,“关税战”已经开始对中美航线运输市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当周部分货物取消了出运计划,即期市场订舱明显减少,价格小幅调整。4月11日,上海港出口至美西和美东基本港市场运价(海运及海运附加费)双双下跌。
关税政策也给国际航空物流业的发展增加了不确定性。在3月份举行的国泰航空2024年业绩说明会上,国泰集团行政总裁林绍波坦言,关税政策不确定性对于跨境电商产生影响,但航空货运整体需求依然旺盛,公司正审慎监察地缘政治局势对航空货运的潜在影响,会及时灵活调整市场策略。国货航近期回应称,正关注政策变化,结合市场反应做内部研究,公司货运航线网络不断丰富完善,在国际市场储备的航权时刻也可以支撑更灵活的业务调整。
“美国关税调整以及计划取消小额包裹免税政策,正在重塑采购策略,促使采购商重新考虑供应链和近岸外包布局。”东航物流方面具体说明称,小额包裹免税政策取消后,将延长货物通关时效并增加关税,对依赖航空货运的跨境电商直邮小包模式造成冲击,影响全托管模式下跨境电商需求。为应对成本压力,预计跨境电商平台可能加速向半托管模式转型,优先选择海运方式将货物提前运至海外仓,再由美国仓储运营商安排最后一公里的配送。
海运和空运运价基准和市场信息服务提供商Xeneta公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2月上海出发至美国的即期空运价格环比下降29%,而至欧洲的即期空运价格仅下降2%。根据TAC指数价格报告机构发布的数据,2025年2月上海至北美的空运指数同比下降10%,反映出中国至北美跨境电商需求疲软。东航物流认为,中国至美国即期空运价格的下降可能是美国关税政策开始影响航空货运的首个迹象。“复杂多变的全球经贸形势将使航空物流发展面临挑战和不确定性,对公司北美航线的收入产生较大影响。”
在4月17日下午的东航物流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上,东航物流董事长郭丽君回应投资者提问时称:在美国关税政策加码背景下,公司将充分利用现有货机航权时刻资源,结合市场和收益情况加密现有欧洲、日韩、新加坡和地区航线;另一方面加快东南亚等新兴市场的布局,择机开通新航点。
此外,东航物流年报在风险环节还提到:基于美国频繁调整关税政策并计划取消小额包裹免税政策的背景,公司全货机维修成本将大幅增加。叠加全球贸易环境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的进一步上升,如各国采取或调整进出口关税措施、进出口限制措施等贸易保护手段,则会影响贸易格局、贸易方式、贸易总量,会通过客户的运输需求传导间接影响公司经营业绩。
(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