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25年,中国外贸版图变化有多大?

每日经济新闻 04-17 00:01

上周末,第五届消博会在海南开幕,同期还举办“投资中国·2025海南自由贸易港全球产业招商大会”;4月15日,“中国第一展”第137届广交会也如约而至,出口展参展企业首次突破3万家。

面对关税战、贸易战阴霾,多场活动先后举行,再次表明中国坚持开放的决心。

就在几天前,在世界贸易组织(WTO)成立30周年纪念活动上,多位与会代表指出,当前全球贸易正面临单边关税壁垒和不确定性加剧的挑战,呼吁国际社会坚定维护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

时间回到2001年11月10日,卡塔尔多哈的一声“入世”槌响,标志着中国为期15年的艰难谈判终于落幕。时任外经贸部部长石广生在当时的发言中说,“它(中国加入WTO)必将对新世纪的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产生广泛和深远的影响。”

事实也的确如此。这之后的20多年间,中国深度参与了全球化分工,不仅赢得“世界工厂”的称号,也为全球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当下,回过头去看,中国的外贸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我们又如何以多元化发展,寻找更大的确定性?

市场变化

回顾过去25年的出口数据,可以观察到明显的变化趋势。

这其中,有3个时间节点值得关注——2000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前一年),2017年(特朗普在2018年发起贸易战的前一年),以及刚刚过去的2024年。

25年间,中国的进出口额大幅上涨,其中出口从2000年的2492.03亿美元(按当年平均汇率约合2.07万亿元人民币),上涨至2024年的25.46万亿元。

金额绝对值是一方面,不同地区出口占总出口的比例,更能反映出口结构的变化。

亚洲一直是中国出口占比最大的地区,2000年时占比达到53%,但是现在比例有所下降,降低了4.88个百分点。其中最主要的影响来自日本,中国对日出口绝对值在上涨,但占总出口的比例从16.72%(2000年)降低到了4.25%(2024年)。

但在亚洲,中国对东盟的出口比例在增加,已占到对亚洲出口的1/3左右。

相反,中国对北美洲的出口比例呈下降趋势,2000年为22.18%,2017年为20.37%,2024年为15.98%。这其中,主要是因为中国对美国的出口比例在降低。

实际上,美国于2018年开启对华贸易战之前,中国对美出口比例就已经比加入世贸组织前更低了。2000年时,这一比例为20.91%,2017年降至18.98%,下降了2个百分点左右。

2018年后,这一比例下降的趋势加快,到2024年为14.67%,6年时间下降了4.31个百分点。也就是说,去年与加入世贸组织之前相比,中国对美出口比例已经下降了6.24个百分点。

而同期,中国对欧洲、拉丁美洲、非洲、大洋洲以及亚洲东盟的出口比例均在上涨,其中欧洲和拉丁美洲均上涨了2个百分点左右,东盟更是上涨了4.8个百分点。

换句话说,虽然美国仍是重要的贸易伙伴,但中国对美出口依赖度正在下降,更多产品去往了欧洲以及其他新兴市场。

分国家和地区看,2017年到2024年,中国出口到美国的比例下降最多,越南上涨最多,其他上涨较多的还包括俄罗斯、马来西亚、墨西哥、巴西、泰国、沙特阿拉伯等。

中国第一外贸大省广东的变化是典型代表。2017年到2023年,广东对越南的出口比例上涨1.34个百分点,是增长最多的国家。反之,广东对美国的出口比例降低了1.16个百分点,属于下降最多的国家或地区之一。

据海关总署数据,2024年,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占中国进出口的比重首次超过了50%;拉美、非洲、中亚五国、中东欧等国家和地区市场对中国外贸增长的贡献率近6成。

值得一提的是,东盟在2019年超过美国、在2020年超过欧盟,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并且中国与东盟已连续5年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

近日,中国与越南签署产供链合作谅解备忘录,双方将充分发挥双边机制作用,鼓励两国企业通过贸易、投资、技术合作等方式加强多领域产供链合作。

商品结构

除了出口目的地变化,中国出口商品结构也在发生显著变化。

2000年时,中国出口商品主要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当年仅服装类产品的出口额就占到总出口额的12%左右。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学术顾问、重庆市前市长黄奇帆近日在博鳌亚洲论坛上提到,即使在2010年,中国出口产品的70%以上仍是劳动密集型的纺织和轻工产品,比如塑料、家具、服装、鞋帽等。

黄奇帆表示,最近十年,中国制造产品出口出现结构性变化,2024年出口产品中,90%是资本密集的装备类、电子类产品。

城市进化论根据海关总署数据计算分析,2024年,中国出口的服装及衣着附件金额占总出口的比例,已下降至4.45%,出口玩具金额的比例也仅有2000年的一半。

数据映射到现实世界:十几年前,很多中西部地区的农民工到沿海地区务工,就是到厂里做衣服或玩具;渐渐地,这一场景变成了新青年到富士康京东方等工厂生产电子设备。

2000年时,海关统计的出口商品中还没有“手机”这个条目,2024年中国出口了8亿多台手机。2000年时,中国出口汽车和汽车底盘仅2万余辆,而2024年达到了641万辆。

这期间,广东、浙江等沿海外贸大省逐步实现产业和技术升级,工厂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产业能级也越来越高。沿海地区的变化传导到内陆地区,一些中西部城市晋升为国家先进制造业基地。

现在,以电动汽车、光伏、锂电池为代表的“新三样”,正成为出口新兴力量。2023年,“新三样”产品合计出口已突破万亿大关。

区域版图

对外,出口目的地和商品类型更加多元化;内部来看,各个省份出口份额也在变化。

一个明显趋势是,长三角地区出口份额不断上升,部分中西部省份虽地处内陆,但出口份额也在上升。

广东仍是中国第一出口大省,且出口额保持上涨趋势,但其所占比例已经明显下降。2000年时,广东出口占全国出口比例超过1/3,去年已降至约1/4。

与之相比,位于长三角的浙江和江苏,过去25年出口份额明显提升,其中浙江出口份额由7.80%升至15.34%,江苏从10.34%升至14.35%,分别是上涨幅度第一和第二的省份。

根据城市进化论此前分析,多种因素造就了上述差异。

大湾区的外向型经济高度依赖国际市场,与港澳地区、东南亚紧密联系,而长三角的开放型经济模式既面向国际市场,又与国内市场紧密结合,实现了内需与外需的平衡。

另外,广东乘改革开放先机,率先享受了外贸增长的红利,但随着改革开放深入推进,长三角地区快马赶上。

部分中西部省份则凭借基础条件及自身努力,也在出口市场中赢得了更多份额。过去25年,出口份额涨幅前10省份中,有7个都是中西部省份,依次分别是四川、重庆、河南、安徽、广西、湖北及新疆。

具体到城市,中国入世20年,郑州、成都、重庆也是进出口额增长倍数最高的三个城市。

这些地方发展出口,离不开日益完善的立体交通网络——成都和郑州的航空运输发达,广西拥有面向东盟的北部湾港,湖北水运可直通长江出海口,中欧班列从新疆直接出境。

不断加密的对外交通网络,也象征着更深层次的含义,即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

世贸组织前副总干事易小准曾评价,“入世已被证明是中国和现代世界历史上最重要的经济事件之一,它为中国和世界创造了一个双赢的结果。”

不久前,社交媒体上热转“一支铅笔”的视频。视频中,已故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手持铅笔,通过分析制造一支简单木制铅笔的材料来源,解释了全球产业链分工合作的好处。

一支铅笔,足以看到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性。在全球保护主义日益加剧的背景下,中国仍将始终以开放姿态为全球经济注入稳定性,锻造自身,也惠及世界。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原标题:过去25年,中国外贸版图变化有多大?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热点阅读
特朗普政府被起诉!关税又生变数?
特朗普政府被起诉!关税又生变数?
证券时报网 155评论
凌晨!美联储重磅发布!107次提及“关税”
凌晨!美联储重磅发布!107次提及“关税”
证券时报网 642评论
再放宽!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发布 无人驾驶航空器、电子烟等新业态被纳入
再放宽!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发布 无人驾驶航空器、电子烟等新业态被纳入
央视新闻客户端 52评论
公募基金2025年一季报数据榜单出炉!
公募基金2025年一季报数据榜单出炉!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146评论
打开东方财富APP查看更多内容
24小时点击排行
机器人减速器核心标的
3300附近震荡意欲何为?两类股注意风险,坚决回避的品种。同时明天重点关注一个无
美股大涨 中概股拉升 A股?
刺激消费之辩证之舞
机器人灵巧手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写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