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目前为止,我们能预见的是巨额成本和大量混乱场景。”针对美国新一届政府的关税政策,美国福特汽车首席执行官吉姆·法利近日在一个投资者会议上担忧地说,这些关税是“毁灭性”的,将把美国汽车行业“砸出一个我们前所未见的巨坑”。
多年来,美国汽车供应链已深度嵌入美墨加三国。一辆汽车在北美完成组装前,其零部件可能在美墨加之间往返多次。美国滥施关税无异于在精密运转的机械齿轮间撒入铁屑,将打乱原本有序的北美汽车产业链,推高北美市场汽车价格。
在墨西哥北部蒙特雷市阿利安塑料公司车间里,来自美国的熔融塑料被注入模具制成车灯外壳等塑料部件。公司总经理费利佩·比利亚雷亚尔介绍,这些塑料部件生产完成后先运到美国进行组件安装,再返回墨西哥参与整车组装,最后整车出口到美国。“这一流程是北美汽车产业链密切协作的缩影。”
“原本企业只需承担材料和加工成本,而如果每个环节都被征收关税,累计税率可能让企业不堪重负。”比利亚雷亚尔眉头紧锁地说。
尽管美国政府声称加征关税可以“保护美国制造的汽车”,但纯粹的“美国国内造汽车”早已不复存在。现今各汽车制造商都利用全球资源生产汽车,即使是畅销美国40多年的福特F-150皮卡,也只有不到一半的零部件来自美国工厂。
福特公司在墨西哥库奥蒂特兰和埃莫西约各有一家组装厂,在奇瓦瓦州有一家发动机工厂,在加拿大奥克维尔也有一家组装厂。去年,美国共进口800万辆汽车。其中,墨西哥向美国出口约300万辆汽车,居各国之首;加拿大向美国出口110万辆汽车,居第四位。
美国安德森经济集团估算,关税将使最便宜的美国汽车价格上涨2500美元至5000美元,一些进口汽车价格可能上涨超过2万美元。
“10年前美国有20%消费者买不起新汽车,目前这一数字已升至40%。”美国汽车研究中心高级副总裁文卡特什·普拉萨德说,加征关税后,会有更多美国人买不起汽车。
过去10年,美国汽车产量持续下降。美国商务部数据显示,去年美国仅生产成品车170万辆,而2014年这一数字超过400万辆。美国汽车产量下降是多种因素造成的,包括生产成本上升、国际市场竞争加剧及电动化转型不力等。美国政府想通过加征关税重振本土汽车制造业,只会适得其反。
即便如美国政府所愿,全球汽车制造商在关税威胁下将更多生产转移到美国本土,那么这些车企必然需要大量钢铝,而美国已于3月12日开始对进口钢铝征收25%关税。
研究公司吉米信贷分析师杰伊·库欣说,以一辆美国造汽车钢铁成本在6000美元到7000美元之间计算,25%的钢铝关税可能使汽车成本上升1500美元。
安德森经济集团预计,钢铝关税可能导致燃油车价格上涨250美元至800美元,电动汽车价格上涨多达2500美元。若汽车价格进一步上涨,美国市场汽车需求将下降,汽车产量也将下降,行业裁员不可避免。
“零部件不按时到位,汽车就无法生产……加征的关税要么由汽车制造商、零部件制造商支付,要么最终由消费者支付。”加拿大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协会主席弗拉维奥·沃尔普说,加拿大零部件供应商在美国18个州设有156家工厂,雇用了5万名美国员工,“(美国)不要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在近期的汽车行业会议上,无论是小厂还是跨国巨头,都在制定“B计划”。通用汽车首席财务官保罗·雅各布森日前对投资者说,公司已做好应对短期关税的准备,但如果关税是长期的,公司将面临更大困难,比如是否搬迁工厂及搬到哪里。在面对政策不确定性时,作出重大决策尤其困难。
每年年初,车企通常会启动次年新车型的设计和测试流程。然而,今年许多北美车企到现在仍不敢贸然行动,2026年新车型研发尚未启动。
标普全球交通出行公司分析认为,在关税不确定性影响下,车企的投资、发展和生产决策都会推迟。美国汽车市场可能进一步和全球其他市场割裂。如果旗下汽车在美国市场销量不多且又面临高关税,一些汽车制造商为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很有可能会放弃美国市场。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