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消博会丨非遗加持,国潮消费信心拉满

新华社 04-15 20:16

在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非遗产品齐聚一堂,成为展会的一大亮点。从传统手工艺品到特色美食,这些非遗产品不仅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还通过创新设计和展示方式,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成为国潮消费新风尚。

↑ 4月15日在第五届消博会海南馆拍摄的带有黎锦元素的手包。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新华社记者蒲晓旭摄

↑ 4月15日,参展商在消博会上制作湘绣。湘绣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华社记者张丽芸摄

↑ 4月15日,消博会安徽馆的展商展示用花丝镶嵌、螺钿镶嵌等工艺技法制作的金饰。花丝镶嵌制作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华社记者郭程摄

↑ 4月14日,厨师在消博会天津馆制作桂发祥十八街麻花。桂发祥十八街麻花制作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华社记者郭程摄

↑ 4月15日,观众在消博会上参观建盏产品。建窑建盏烧制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华社记者张丽芸摄

↑ 4月15日,工作人员在第五届消博会陕西馆展示耀州窑倒装壶。耀州窑陶瓷烧制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华社记者蒲晓旭摄

↑ 4月15日,东阳木雕传承人在消博会现场雕刻木雕。东阳木雕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华社记者张丽芸摄

↑ 4月15日,观众在消博会湖北馆选购西兰卡普围巾。西兰卡普编织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华社记者郭程摄

↑ 4月13日,琼剧演员在消博会上与观众互动。琼剧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华社记者郭程摄

↑ 4月15日在第五届消博会陕西馆拍摄的耀州窑瓷器。耀州窑陶瓷烧制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华社记者蒲晓旭摄

↑ 这是在消博会上展示的非遗文创产品(4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张丽芸摄

↑ 4月15日,观众在第五届消博会北京馆选购景泰蓝手镯。景泰蓝制作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华社记者蒲晓旭摄

(文章来源:新华社)

文章来源:新华社
原标题:第五届消博会丨非遗加持,国潮消费信心拉满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热点阅读
创业板指下跌0.68% 全市场超4100股调整 宠物经济概念走强
创业板指下跌0.68% 全市场超4100股调整 宠物经济概念走强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1026评论
特朗普政府被起诉!关税又生变数?
特朗普政府被起诉!关税又生变数?
证券时报网 382评论
凌晨!美联储重磅发布!107次提及“关税”
凌晨!美联储重磅发布!107次提及“关税”
证券时报网 681评论
再放宽!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发布 无人驾驶航空器、电子烟等新业态被纳入
再放宽!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发布 无人驾驶航空器、电子烟等新业态被纳入
央视新闻客户端 74评论
打开东方财富APP查看更多内容
24小时点击排行
机器人减速器核心标的
3300附近震荡意欲何为?两类股注意风险,坚决回避的品种。同时明天重点关注一个无
美股大涨 中概股拉升 A股?
刺激消费之辩证之舞
机器人灵巧手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写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