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难”致创投业循环梗阻 业内呼吁多措并举打通“堵点”

证券时报 04-18 02:41

近年来,在境内外首次公开募股(IPO)通道收窄、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与经济环境下,VC/PE(风险投资与私募股权投资)机构退出“堰塞湖”问题日益严重。中国基金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2月底,我国存续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一共达到54895只,存续规模达到14.3万亿元,业内估计其中一半处于退出期。

日前,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共9个部分(下称新“国九条”),其中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提高主板、创业板上市标准等内容,对一级市场的退出也产生重大影响。

多家受访机构都表达了同样的观点:上市要求变得更加严格,VC/PE机构退出面临更大挑战,机构的资金无法回流,投资人无法获得可预期的良好回报,出资人(LP)出资意愿就会降低,导致创投机构募资受阻,再进行投资决策时也更谨慎,从而严重阻碍一级市场投资再循环。

创投基金退出放缓

随着IPO节奏放缓,业内预期如果A股每年IPO数量下降到200家左右,对应每年1万左右的投资案例数,IPO退出率仅为2%。清科数据显示,处于到期的人民币基金数量从2020年的18550只大幅增加至2022年上半年的32048只,数量已超过2022年处于投资期基金的总数,退出需求远大于投资需求,而股权转让、并购等退出方式尚未形成规模,造成大量股权投资资产面临丧失流动性的尴尬局面。

FA机构华锋资本CEO陈挺峰告诉证券时报记者,当前股权创投基金处于退出期的超过一半,即超过7万亿元的项目面临退出难题,而项目退出难反过来影响募资端,从而导致投资端更趋谨慎,创投行业的“募、投、管、退”循环链条脱节,亟须破局。

德勤创投及私募项目合伙人陈康勤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国内VC/PE机构在退出策略上,高度依赖IPO的单一退出路径,占比达到90%以上。并购基金、私募股权二级市场基金(S基金)发展相对滞后,而在相对成熟的美国市场,VC/PE机构的前三大退出路径则是:并购退出(52%)、S基金(43%)、IPO(5%)。

澳银资本董事长熊钢向证券时报记者介绍,根据公司内部统计的2018年—2022年市场调研数据来看,统计样本包含了深创投、腾讯投资、红杉中国、IDG、达晨财智等规模前500家VC/PE机构,投资项目总数约为63335起,退出项目总数4582起,项目平均退出率仅为7.23%。

退出受阻对一级市场投资再循环造成严重阻碍,松禾资本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影响,第一,资金回流周期延长:VC/PE机构退出受阻意味着投资回报的周期延长,这将影响资金的回流速度和效率,进而影响到机构的资金再循环和新项目的投入;第二,募资难度增加:退出受阻可能导致LP对VC/PE机构的投资回报产生疑虑,从而增加机构的募资难度,影响整个行业的资金供应;第三,投资活跃度下降:退出是VC/PE行业生态链的重要一环,退出受阻可能导致整个行业的投资活跃度下降,影响创新和创业活动的融资环境。

“退出难”传导至

“募资难”

项目退出难,正影响着今年VC/PE寻求新的募资。通常情况下,LP在投资新一期基金前,都会收到此前投资基金所返还的部分本金利润。但由于去年以来IPO市场不景气令他们收到的本金利润大幅缩水,这很大程度影响他们今年的追加投资意愿。

据FOFWEEKLY发布的《LP全景报告》数据:2023年私募股权市场资金端供给量明显下滑,LP出资总规模超1.8万亿元,较上年下跌8.75%。有深圳的头部机构募资负责人也表示,由于退出难,基金LP返投比例从过往的60%~70%,下降到不再返投。

熊钢表示,目前国内创投机构的收益主要分成三段,第一段是坐收管理费,称之为固定收益;第二段则是风险收益,即跟投项目退出时的收益;第三段则是无风险收益——Carry(基金的绩效奖励),但其中也面临不平衡的问题。

“从这个分段收益来看,国内的创投机构都会将精力放在第一段,即做大规模,收取高额管理费。名义是创投机构(投资人),实为资管机构(管理人),为了募资而募资。在如今的市场环境下,若机构过往没有扎实的业绩作为基础,将很难再说服LP为新一期基金出资,募资难免会受挫。而我们实际上遵从的原则就是对LP负责,如果这一逻辑不被执行,行业生态将更加恶化。”熊钢表示。

多措并举打通“堵点”

今年创投行业的主旋律就是“退出”。国务院最新印发的新“国九条”中也明确提到“全面完善减持规则体系。出台上市公司减持管理办法,对不同类型股东分类施策”。

业内期望创投股东减持政策有新的突破,尤其对投早期的机构而言,在企业发展的最早期阶段给予支持的,上市后减持能够合理退出获得新的流动性,以更好实现资金循环。

“必须确认创业投资企业是资本市场的投资者,与上市公司大股东实控人融资者严格区别开来,切实保护创投企业合法权益。”中国投资协会副会长、创投委会长沈志群呼吁,“特别是对投早投小投科技投创新的被投企业,实行同等优先安排上市,全面实施创投企业差异化监管方式,切实落实创投股权减持的‘反向挂钩’制度,逐步解决创投行业从募资到退出两头不畅的难题。”

值得一提的是,记者采访多位创投业内人士得到的反馈是,投资经理也开始背负退出的关键绩效指标(KPI),实时跟进已投项目的估值、阶段,适当时候寻找退出机会;作为机构的老板,合伙人手握多方资源,更是将退出贯彻到底。业内也呼吁监管机构能多措并举打通一级市场投资再循环“堵点”。

陈挺峰建议,一是建立更健康更良性的上市制度,做到有序、有节奏、有质量的上市,同时也出台更为严厉的退市制度,做到有进有出,良性发展。二是由国家层面出台政策甚至牵头设立更多的S基金、接力基金。三是鼓励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资源整合,做强做大。

松禾资本建议:第一,从政策上鼓励和支持并购市场发展,通过政策引导和优化并购交易流程,提高并购作为退出渠道的效率和吸引力;第二,推动S基金市场发展:通过政策激励和市场机制建设,推动S基金的发展,为VC/PE机构提供更多的流动性解决方案;第三,期待政策能够在税收优惠、降低交易成本、完善法律法规等方面发力,为VC/PE机构提供更加友好的退出环境,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基石资本也随着行业的变化调整了退出策略。基石资本董事长张维指出,如果有较好的并购退出机会,基石资本也会倾向与上市公司、产业资本、地方政府等合作,寻找并购退出的机会;对于一些早期项目,随着企业成长达到预期,在企业进行后轮融资的时候,如果其估值也达到一定预期,则会进行部分转让退出,以确保和兑现一部分利益。

为了应对眼下的行业挑战,VC/PE机构除了寻求多元化的退出策略,也企盼政策层面全面优化创投发展环境,加大对创投产业的扶持力度。东方富海董事长陈玮呼吁:第一,建立长期资本形成机制,引导保险、养老资金进入创业投资行业;第二,加快探索引导部分银行存款、理财资金转化为创业投资基金的合理合规途径;第三,通过政府增信,鼓励创投管理机构发债,同时试点探索基金发债模式;第四,完善国有资本和政府引导基金出资和激励免责机制;第五,系统性优化创投税收政策,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创投。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文章作者:李明珠 罗曼
原标题:“退出难”致创投业循环梗阻 业内呼吁多措并举打通“堵点”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热点阅读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决定召开二十届三中全会 习近平主持会议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决定召开二十届三中全会 习近平主持会议
新华社
事关资本市场 政治局会议最新定调!
事关资本市场 政治局会议最新定调!
中国证券报 48评论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走低 黄金板块普跌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走低 黄金板块普跌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36评论
事关退市 沪深交易所重磅发布!
事关退市 沪深交易所重磅发布!
证券时报 516评论
打开东方财富APP查看更多内容
24小时点击排行
今天正常回调 节日注意三点
特斯拉暴涨 晚间三大消息
4.30债市分析丨尾盘晚霞似火,一阳改三观?重要观点!
4-30收评
老宣的还款思路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写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