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9月25日电(记者闫雨昕王忻)记者从市场监管总局独家获悉,对于近日部分消费者反映的“视频平台广告时长和标注不一致”问题,市场监管总局高度重视,已及时对主要影视平台进行指导。
此前,某博主发帖称,多个视频平台广告播放时长均超过其标注的时长,引发不少网友共鸣。
记者也在网速稳定的环境下进行多次实测,结果显示:多家主流视频平台,广告实际播放时长比页面标注的多出2-3秒,且即便广告视频流畅播放,读秒过程仍偶尔卡顿。
北京用户高女士表示,自己开通VIP就是为减少广告干扰,结果还是会偶尔弹出会员专属推荐广告。“虽然我没拿秒表‘卡点’,但是不是也应该被充分告知时长?如果会员也陷入‘时间陷阱’,谁来确保我们的权益?”
对此,视频平台方则以“加载缓冲”“技术问题”等做出回应。例如,此前芒果TV回复媒体称,“经核实,是因广告视频起播需要时间完成加载和缓冲,广告播放需要按顺序起播多个视频,累计多次起播耗时,从而导致广告完成播放所耗自然时长略大于标注时长。平台所计广告时长与广告素材时长对齐,时长严格透明。”
艾媒咨询首席执行官兼首席分析师张毅认为:“目前长视频行业还没有统一的广告计时惯例。要推动统一规范,需平台、行业组织、监管部门共同参与。”
“平台是否‘虚标时长’不仅关乎用户体验,更涉及诚信底线,长期来看平台应该通过内容创新、广告形式创新,在广告主需求与用户满意度之间找到平衡。”张毅说。
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回应新华网称,视频平台广告投放关系到观影用户的体验感和消费者合法权益。虽然广告法律法规未对广告倒计时作出规定,但市场监管总局高度重视,已及时对主要影视平台进行指导,引导其优化广告投放系统技术设计,平衡好提升广告业务收入和改善用户体验之间的关系,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文章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