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联民生整合又迎新进展!投行业务正式合并 新增两名总裁助理

21世纪经济报道 6小时前

国联民生整合工作又迎来重大进展!

9月23日晚间,国联民生(601456.SH)公告称,民生证券现有投资银行项目自9月23日起迁移并入国联民生证券承销保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联民生承销保荐”,曾用名:华英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此前,国联证券通过全资子公司华英证券开展投行业务,而民生证券是一家投行业务特色鲜明的中型券商。因此,双方合并后能否在投行业务上发挥协同效应,备受市场关注。

除了投行业务整合有重要进展,近期,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还获悉,国联民生内部发布最新人事任免,因工作需要,聘任周纪庚担任总裁助理,不再担任首席投资官;聘任姜晓林担任总裁助理,不再担任首席财富官。此次调整不涉及业务分管内容的变化。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国联民生在今年8月初新一届核心领导班子正式亮相后,迎来的首次人事调整。

据了解,国联民生不再设置“首席”管理序列,简化管理层级,是此次调整的重要原因。两位总裁助理职级高于公司中层正职,姜晓林仍兼任机构客户部总经理,继续分管财富管理业务;周纪庚兼任证券投资部总经理,分管自营投资业务。

民生证券投行项目并入国联民生承销保荐

目前,国联民生已完成发行股份购买民生证券99.26%股份并募集配套资金相关事项,并妥善有序推进整合工作。

合并重组后,国联民生拥有国联民生承销保荐、国联通宝资本投资、无锡国联创新投资、国联证券(香港)、国联资管、国联基金、民生证券等七家子公司,参股中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证券金融控股集团构架初具。

其中,国联证券收购民生证券前,通过全资子公司华英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开展投行业务。而作为投行业务特色鲜明的中型券商,民生证券与国联证券体量相当。因此,双方合并后能否在投行业务上发挥协同效应,备受市场关注。

从整合工作的推进节奏来看,国联民生的投行业务具备一定优先级。此前4月22日,国联民生宣布了业务整合的首个大动作,国联民生全资子公司华英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完成名称变更登记手续,其名称由“华英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变更为“国联民生证券承销保荐有限公司”,并取得了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换发的营业执照。

回到当下,9月23日晚间,国联民生发布关于投行业务整合及客户与业务迁移的公告称,本次收购后国联民生承销保荐与民生证券投行业务整合工作稳步推进,并将国联民生承销保荐确定为公司投行业务整合后的业务开展主体。

国联民生宣布,本公告所附民生证券现有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北京证券交易所、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的股权类在审、已注册尚未完成发行、已获同意未完成挂牌、持续督导项目清单中项目,以及所有其他在辅导、债券承销、受托管理以及财务顾问等项目,自2025年9月23日起迁移并入国联民生承销保荐,民生证券签署的上述项目相关协议均由国联民生承销保荐继续履行,原协议中民生证券的权利义务全部由国联民生承销保荐承继,并由国联民生承销保荐按照原协议约定继续为客户提供服务。

根据各大交易所披露数据,截至9月24日,民生证券作为保荐机构仍在进行中的IPO和再融资项目合计达15单。其中,处于已问询、已回复阶段的项目共12单,处在报送证监会和证监会注册的项目分别为2单和1单。

国联民生2025年半年报显示,在上述整合工作启动前,公司投行业务的合并效应已有所体现。仅从收入规模来看,整合后的投行优势依旧突出,国联民生上半年投行业务实现同比200%以上增长,取得收入5.44亿元,排名行业第七。

如果单看同比增速,上半年有三家超过200%,分别为中银证券(216.81%)、国联民生(214.94%)和华安证券(214.50%)。其中,国联民生中大规模投行中增速最快的一家;中银证券华安证券基数较小,去年上半年投行收入均为3000余万元。

业内普遍认为,2024年底以来,“国联+民生”“国泰君安+海通”合并相继过会,证券行业投行市场格局迎来重塑。在新一轮IPO政策周期下,国联民生已经与国泰海通中信证券以及中信建投、华泰联合证券、中金公司构建了“两超四强”的市场新格局。

新增两位总裁助理,分管财富管理、自营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内部人士处获悉,近期,国联民生内部发布最新人事任免,因工作需要,聘任周纪庚担任总裁助理,不再担任首席投资官;聘任姜晓林担任总裁助理,不再担任首席财富官。

值得关注的是,这是国联民生在今年8月初新一届核心领导班子正式亮相后,迎来的首次人事调整。

据了解,国联民生不再设置“首席”管理序列,简化管理层级,是此次调整的重要原因,合并后通过“总裁助理+部门总经理”的架构,可实现“管理职责集中化、业务执行扁平化”,避免多头管理导致的效率损耗。

因此,此次调整不涉及业务分管内容的变化。两位总裁助理职级高于公司中层正职。姜晓林仍兼任机构客户部总经理,继续分管财富管理业务;周纪庚兼任证券投资部总经理,分管自营投资业务。

半年报显示,证券投资业务成为国联民生第一大营收支柱,上半年实现收入16.87亿元,同比增幅高达14052.11%,营收占比超过40%;公司经纪及财富管理业务合计实现收入11.95亿元,同比增长215.76%,占营业收入比重接近30%。

在此背景下,国联民生选择简化财富管理与自营投资业务的管理层级,从这一调整可看出,这两大业务正是公司合并后重点打造的核心板块。

值得一提的是,关于“首席”管理序列,今年6月底,21世纪经济报道也曾报道,国联民生首席营销官、财富委副主任、机构客户部总经理张荣升离职,其原负责的机构客户部工作由首席财富官姜晓林兼任。

此前,国联民生6月6日进行了第一次高管调整,5位来自民生证券的高管进入国联民生;时隔两个月后,又有3位来自民生证券的高管进入国联民生。8月8日,国联民生新一届核心领导班子正式在公告中亮相,公司现任党委书记顾伟正式出任董事长,实现“一肩挑”。

此次高管团队调整后,国联民生全部高管团队正式确定,标志着国联民生整合进入了新阶段。通过两次人员调整,国联民生除顾伟担任董事长、葛小波担任总裁外,汪锦岭、熊雷鸣为执行副总裁,另有江志强、郑亮、王卫、尹磊、李钦、任凯锋、胡又文、徐春、杨海、王捷、戴洁春、吴哲锐等高管。

从目前国联民生高管团队的组成来看,有近一半来自民生证券。民生证券党委书记、执行委员会主席汪锦岭,总裁熊雷鸣分别担任国联民生执行副总裁。

如今,姜晓林、周纪庚从“首席”岗位调整为“总助”,二人均是国联证券时期的业务分管领导,将为国联民生后续整合工作注入新的力量。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原标题:国联民生整合又迎新进展!投行业务正式合并,新增两名总裁助理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热点阅读
商务部出手!3家美国实体被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 3家美企被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
商务部出手!3家美国实体被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 3家美企被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
商务部网站 634评论
【视频直播】雷军发表第6次年度演讲 再谈玄戒芯片和小米汽车
【视频直播】雷军发表第6次年度演讲 再谈玄戒芯片和小米汽车
第一财经 327评论
国防部回应中国是否在建第四艘航母
国防部回应中国是否在建第四艘航母
中国日报 253评论
老登小登吵翻天 一图来看“登股”世代图鉴
老登小登吵翻天 一图来看“登股”世代图鉴
东方财富研究中心 238评论
打开东方财富APP查看更多内容
24小时点击排行
操作:大科技涨不停!加仓,加仓,乘胜追击,猛力怼科技,发车!
“教科书级”范本:用四把“手术刀”,解剖“固收+”的收益来源
操作丨A股继续向上,双创领涨,云计算+大数据爆发,划重点了!
机器人、eVTOL等新兴领域未来之星
尾盘可转债(短线)20250925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写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