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泳铭的演讲把阿里市值又拉升了2000多亿 但「全栈」的护城河可能没那么深

第一财经 6小时前

Key Points

云栖大会上,吴泳铭提出ASI(超级人工智能)的技术发展的三个阶段,分别是涌现智能、自主行动和自主学习;

目前我们处于第二阶段,第三阶段需要模型能够自己为自己的升级迭代,不仅学习人类归纳的知识,还要自己学习归纳出新知识;

未来的AI时代中,家庭、工厂、公司,都会有众多Agent和机器人,甚至未来每个人可能「都需要使用100张GPU芯片为我们工作」;

在他的框架中,阿里云将成为AI时代的计算机,千问模型是跑在这台超级计算机上的操作系统;

为此,阿里在3年3800亿元AI基础设施预算外,还要追加投入;

「开源+全栈研发能力」目前仍是阿里云的护城河,但如果仅以token消耗为维度来计算,火山引擎已超过阿里云。

在资本市场,有想法往往比有结果值钱。

阿里巴巴已经两次证明了这一点。一次是8月29日,它发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2026财年第一财季,截至2025年6月30日),阿里中国电商集团经调整EBITA同比下降14%,经营利润同比下降3%,且新增饿了么、淘宝闪购、飞猪等业务,但公司股价不跌反涨——拐点是财报发布后的电话会上,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和阿里中国电商集团CEO蒋凡给出了阿里巴巴关于本地生活之战的全面想法,透露出要在外卖大战之后进入团购等到店市场。资本市场立刻就听懂了这一信号,截至美国东部时间8月29日收盘,阿里巴巴股价大涨12.9%,报135美元/股,创下今年3月以来的最大单日涨幅。

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

另一次是昨天,吴泳铭在阿里巴巴云栖大会主论坛上演讲,指出AI将走向ASI(Artificial Superintelligence,超级人工智能),而非AGI(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通用人工智能)、给出「大模型是下一代操作系统」和「AI Cloud是下一代计算机」两个判断,并称「阿里云正在全力打造一台全新的AI超级计算机,它同时拥有最领先的AI基础设施和最领先的模型,可以在基础架构设计和模型架构上协同创新」,暗示阿里云既掌握下一代计算机,又掌握下一代操作系统后,阿里巴巴港股股价大涨9.16%,市值增加2785亿港元(约合2546亿元人民币)。2023年9月10日,张勇卸任阿里云CEO后,吴泳铭开始兼任阿里云董事长、CEO。

价值2546亿元的概念

ASI不是个新概念,2023年5月,OpenAI就在一篇名为《Governance of superintelligence》(超级智能的监管)的文章中谈及这一概念,认为未来10年内,AI将在大多数领域超越专家水平,并认为这种能力将远超AGI。

不过OpenAI没有给出ASI的实现路径,OpenAI CEO Sam Altman在去年11月的开发者日(Dev Day)上倒是给出过一份AGI路线图,提出了AI在社会和工作中的角色演进的五个阶段——聊天机器人、推理者、智能体、创新者、组织者。

吴泳铭给出的ASI发展框架。

吴泳铭9月24日在云栖大会上给出的是ASI的技术发展框架:第一阶段是通过学习人类数据涌现出智能;第二阶段是能拆解复杂任务、使用和制作工具,即能够自主行动;第三阶段是模型能够自主学习、自我迭代,从而超越人。

吴泳铭认为,AI发展目前正处在第二阶段,他提到了AI Coding能力对实现AGI的重要性,「目前Agent解决的主要是标准化和短周期的任务。」吴泳铭说,「Agent可以自主Coding,理论上就能解决无限复杂的问题,像工程师团队一样理解复杂需求并自主完成编码、测试。」

但若要进入第三阶段,需要模型能够自己为自己的升级迭代「搭建训练infra、优化数据流程和升级模型架构」。不过吴泳铭没有给出模型如何能够实现自我迭代的路径。

另一个他看到了方向所在却没有给出回答的问题是:目前AI在内容创作、数学和Coding领域进步快的一大原因是「这些领域的知识100%是人类定义和创造的」,是由人类「归纳」好的,AI若要超越人,就需要在这些人类归纳好的知识之外学习,通过与真实世界持续互动,自己归纳出世界运转的规律。但AI如何从环境数据中归纳出规律——比如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仍然是个未解的问题

阿里云CTO周靖人在9月24日上午演讲结束后的采访中称,要实现ASI,中间的确「还有非常多难题需要解决,比如模型要如何具有持续学习、持续自我完善的能力」,这涉及架构、系统、算法等方面的调整。但他同时认为「AI模型的上限,目前还没有看到」。

当地时间今年8月7日,OpenAI发布的GPT-5远没有达到外界预期,这个在GPT-4发布后时隔两年多才推出的模型相比GPT-4有更好的推理能力,幻觉更少了,但距离通用人工智能依然遥远——它能干的事仍然主要限于回答问题、做题,对复杂任务的拆解和对工具的使用还是需要基于大量额外的工程工作。

但周靖人称,「我们看到整个行业各家模型能力提升的速度没有任何减缓,不管是在工具使用、复杂深度推理等等,各家的模型都有长足进步。」

还会在3800亿元的基础上追加投入

9月24日的演讲中,吴泳铭还给出了「大模型是下一代操作系统」和「AI Cloud是下一代计算机」两个核心判断。「未来模型将运行在所有计算设备中,并具备可持久记忆、端云联动的运行状态,甚至可以随时更新参数、自我迭代,类似我们今天的OS运行在各种环境之中。」他说,正是基于这个判断,通义千问模型当初选择了开源路线,目标是「打造AI时代的Android」,而阿里云的目标是「全力打造一台全新的AI超级计算机」。

在吴泳铭的框架中,阿里云是AI时代的计算机,千问模型是跑在这台超级计算机上的操作系统。

吴泳铭对基于大模型的算力增长相当确定。他预测,相比「生成式人工智能元年」,即2022年,到2032年阿里云全球数据中心的能耗规模将提升10倍。为此,在推进此前提出的「3年3800亿元」的AI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外,阿里云将持续追加投入。

他的决策依据之一仍然是ASI。「超级人工智能到来之后,人类和AI将是一个崭新的协同方式。程序员可能已经感受到了,我们可以下一个指令,通过Coding这样的工具,让它在晚上的12个小时就创造出一个我们需要的系统,从这里我们看到了未来人和AI怎么样去共同协同的一种早期的雏形。」吴泳铭说,从Vibe Coding到Vibe Working,未来的家庭、工厂、公司,都会有众多Agent和机器人,甚至未来每个人可能「都需要使用100张GPU芯片为我们工作」。

Omdia报告对国内各AI云计算和大模型渗透率的调查。

市场调研机构Omdia发布的《2025H1中国企业GenAI采用格局》报告称,超7成的《财富》中国500强企业已采用GenAI,其中,阿里云及通义千问模型的渗透率最高,达到53%。阿里云副总裁、公众沟通部总经理张启称,这一数字仅统计了客户在阿里云上调用千问模型API的数量,还没有算上客户自己在阿里云上部署通义千问、通义万相等开源模型的部分。Hugging Face的数据显示,基于Qwen(通义千问模型)二次开发的衍生模型数量已达到17万,超过Meta的Llama系列。

阿里云强调全栈概念,但以token消耗驱动的云计算增长已成为Game Changer

在模型侧,自2022年9月发布第一代通义千问模型,并提出MaaS(Model as a Service,模型即服务)以来,阿里云在语言模型方面的进度持续追赶OpenAI。OpenAI今年8月在GPT-5中推出根据任务类型自主调用模型的「快思」或「慢想」模式之前,阿里云已经在今年4月的Qwen3更新中提供该模式。

9月24日的云栖大会上,阿里云发布了Qwen3的最强性能版Qwen3-Max,参数量超过万亿。周靖人称,该模型在性能上接近Anthropic的最强模型Claude 4 Opus和OpenAI的最强模型GPT-5。此外,阿里云还发布了多模态理解模型Qwen3-VL,据称能实现对长达两小时的超长视频内容的理解,以及代码生成模型Qwen-coder的升级版Qwen-Coder-Plus。

阿里首次发布音视频一体化模型。

但在大语言模型和多模态理解之外的多模态生成方面,阿里巴巴的进度不如同行。云栖大会上,阿里云发布了其首款音视频一体化模型「通义万相Wan2.5-Preview」,能够在生成视频的同时完成自动配音,并实现音画同步,支持10秒1080P高清。今年5月21日的I/O开发者大会上,Google发布全球首个音视频一体化模型Veo 3。7月2日的百度AI DAY上,百度商业研发团队发布了同类模型「蒸汽机2.0」。

不过周靖人称,未来的人工智能和云计算竞争不再是可分的,而是「密不可分」,需要「联合创新」,而「阿里云是全球少数几家在大模型和云计算方面都能够做到全栈自研、能够做到联合创新的云计算公司」。

据第一财经「新皮层」了解,国内云计算规模排名前五的厂商中,百度和腾讯的AI发展策略已转向侧重探索AI可以在哪些场景更好地落地与商业化,而非更加追求模型在全球榜单上的领先性;字节跳动的Seed团队仍然在针对开发出国内甚至全球最佳模型投入鲜少有公司能与之匹敌的资源和人力,不过其模型并不像千问一样走开源路线;而华为的盘古大模型在今年7月陷入「套壳」传闻。

以IaaS、PaaS、MaaS等全栈市场计算,阿里云的市场份额超过第2名到第4名的总和。

「开源+全栈研发能力」目前仍是阿里云的护城河。9月9日,Omdia发布的《2025H1中国AI云市场》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的中国AI云市场中,阿里云占比35.8%,位列第一,市场份额超过第二名到第四名的总和——火山引擎、华为云和腾讯云的份额,分别为14.8%、13.1%、7%。Omdia统计的是包括IaaS(算力基础设施)、PaaS(开发平台)和MaaS(模型服务)的全栈AI云市场。

以token消耗量计算,火山引擎的市场份额已超越阿里云。

但如果仅以token消耗为维度来计算,火山引擎已超过阿里云。IDC 9月19日公布的《2025H1中国大模型公有云服务市场分析》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公有云上大模型调用量达536.7万亿tokens。其中,火山引擎以49.2%的市场份额位居中国市场第一,阿里云和百度智能云分别占比27%、17%,排在第二、第三位。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原标题:吴泳铭的演讲把阿里市值又拉升了2000多亿,但「全栈」的护城河可能没那么深|大公司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热点阅读
商务部出手!3家美国实体被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 3家美企被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
商务部出手!3家美国实体被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 3家美企被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
商务部网站 634评论
【视频直播】雷军发表第6次年度演讲 再谈玄戒芯片和小米汽车
【视频直播】雷军发表第6次年度演讲 再谈玄戒芯片和小米汽车
第一财经 327评论
国防部回应中国是否在建第四艘航母
国防部回应中国是否在建第四艘航母
中国日报 253评论
老登小登吵翻天 一图来看“登股”世代图鉴
老登小登吵翻天 一图来看“登股”世代图鉴
东方财富研究中心 238评论
打开东方财富APP查看更多内容
24小时点击排行
操作:大科技涨不停!加仓,加仓,乘胜追击,猛力怼科技,发车!
“教科书级”范本:用四把“手术刀”,解剖“固收+”的收益来源
操作丨A股继续向上,双创领涨,云计算+大数据爆发,划重点了!
机器人、eVTOL等新兴领域未来之星
尾盘可转债(短线)20250925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写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