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周良成
中报季到来之际,A股市场中多家上市公司因涉嫌财务造假或信息披露违规,面临退市风险。其中,*ST紫天、*ST苏吴、*ST天茂和*ST高鸿成为投资者关注焦点。
8月8日晚间,上市公司*ST高鸿、*ST天茂发布退市消息——*ST高鸿因涉嫌触及重大违法退市,被深交所启动强制退市程序;已经四次发布退市风险警示提示公告的*ST天茂,则选择主动退市。
*ST天茂公告称,公司拟通过股东大会决议方式主动撤回A股股票在深交所的上市交易,并计划在股票终止上市后转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代管的退市板块。为保障投资者权益,公司提供了现金选择权,定价为1.60元/股,高于停牌前最后一个交易日(8月6日)的收盘价1.45元。该方案将在8月25日召开的股东大会上审议。今年以来,*ST天茂股价累计下跌68.95%。
*ST高鸿则是被动退市,其长期开展无商业实质的笔记本电脑“空转”“走单”业务,存在严重财务造假与欺诈发行,受到高达1.6亿元的行政罚款。其中,上市公司*ST高鸿被罚1.35亿元,9名涉事董监高被罚75万元至750万元不等。*ST高鸿董事长、时任总经理付景林被罚款750万元,而且被市场禁入十年。与此同时,由于造假性质恶劣,*ST高鸿涉嫌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深交所对其依法启动退市程序。今年以来*ST高鸿股价累计下跌26.82%。
此前,7月23日,*ST紫天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深交所下发的《事先告知书》,深交所拟决定终止公司股票上市交易。告知书显示,2025年5月20日,该公司因财务会计报告存在虚假记载,被中国证监会责令改正但未在要求期限内完成整改,且在股票停牌两个月内仍未完成整改,公司股票交易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今年以来*ST紫天股价累计下跌87.01%。
7月13日,*ST苏吴公告称,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7月13日,公司收到中国证监会下发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认定公司虚增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和利润,2020年至2023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如根据正式的处罚决定书结论,公司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公司股票将被终止上市。二级市场上,*ST苏吴从7月14日以来,有17个跌停板。截至8月8日收盘,股价报收1.13元/股,逼近“1元面值退市红线”。今年以来*ST苏吴股价累计下跌87.88%。
根据Wind数据,今年以来,A股市场已有24家公司退市,退市原因主要包括财务类退市、交易类退市、重大违法强制退市和主动退市等。其中,中航产融、玉龙股份等属于主动退市。退市卓朗、退市锦B、退市锦港等则属于重大违法强制退市。
*ST富润、*ST东方、*ST旭蓝、*ST嘉寓、*ST吉药、*ST凌云B等因股价低于面值退市,*ST博信、*ST大药等则因低于五亿市值退市。此外,*ST美讯、普利退、龙津退、退市海越、工智退、退市九有、中程退、人乐退等因其它不符合挂牌的情形退市。
(文章来源:深圳商报·读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