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筑建材行业经历深度调整的当下,北京东方雨虹防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002271.SZ,以下简称“东方雨虹”)近期接连推进两项关键战略布局,其一是全资子公司以约8.8亿元人民币收购智利头部建材零售商Construmart 100%股权,剑指拉美零售渠道;其二是全资子公司取得江西永丰大理石矿采矿权,为总投资10亿元的新材料产业园奠定资源基础,加码上游原材料掌控。
从具体布局来看,东方雨虹两项举措各有侧重又形成互补。海外收购方面,公司以1.23亿美元对价锁定智利31家建材超市网络,希望借助成熟渠道快速切入拉美市场,该交易对应标的公司2024年EBITDA(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的估值倍数为11.12倍,较其净资产溢价约77.8%;国内项目则聚焦上游资源掌控,拿下的大理石矿采矿权有效期20年,年产能达100万立方米,将支撑白水泥、特种砂浆等产品生产,同时开拓大理石板材、碳酸钙粉体等工业新赛道。
《中国经营报》记者观察到,这一系列动作的背后,是东方雨虹近年来面临的业绩承压态势。从2021年营收319.34亿元、归母净利润42.05亿元的高峰,到2024年营收同比下降14.52%至280.56亿元,归母净利润更是骤降至1.08亿元,同比降幅达95.25%。高溢价收购的合理性、跨境整合的不确定性、重资产项目的回报周期等问题,都让这场战略布局的最终效果充满待解的问号。
海外收购
东方雨虹公告显示,其全资子公司东方雨虹海外建设发展(上海)有限公司与东方雨虹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于7月16日与智利三家投资公司签署股份买卖协议,拟以自有资金合计约1.23亿美元(按协议签署日汇率换算约8.80亿元人民币,下同)收购Construmart S.A.(下称“Construmart”)100%股权。交易完成后,两家子公司将分别持有其99%和1%股权。
东方雨虹表示,此次收购旨在“战略性拓展海外市场,搭建国际化建筑建材零售渠道”。通过整合Construmart在当地的渠道力和销售力,公司将立足并拓展智利乃至拉美市场,完善海外业务版图。
Construmart是智利建材零售领域的龙头企业,在智利境内拥有约31家建材超市,主要销售建筑辅材、建筑结构材料、木材、地板、卫浴及厨房产品等。2024年,该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约20.93亿元,净利润约0.35亿元;2025年1—5月实现营业收入约9.16亿元,净利润约0.25亿元。
本次交易采用收益法(企业自由现金流折现模型)对标的公司进行估值,最终确定Construmart 100%股权价值为1.23亿美元。公告显示,2024年标的公司经审计的EBITDA为0.77亿元,2025年预测为1.04亿元,对应EV/EBITDA(企业价值/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分别为11.12倍、8.25倍,估值水平系经交易双方结合财务情况、业务体量及发展前景协商确定。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24年年末,Construmart经审计的净资产为4.95亿元,而本次交易价格达8.80亿元,较净资产溢价约77.8%。
此外,记者还注意到,协议中明确约定“买方允许标的公司在交割日前向卖方分配不超过200万美元的股息”(按协议签署日汇率换算约1424万元)。该条款意味着交易完成前,标的公司原股东可提前获得股息分配,导致标的公司净资产相应减少。
交易对价支付采用“1.13亿美元交割日支付+1000万美元托管金”的分期模式。其中,托管金将根据2024年6月30日(锁箱日)至交割日期间标的公司的“漏损情况”进行调整,最终交易金额以实际交割时确认为准。
国内“挖矿”
在加速海外扩张的同时,东方雨虹在国内产业链上游的布局也取得关键进展。同日公告显示,其全资子公司华砂矿业(吉安)有限公司已取得江西省永丰县大船岭矿区饰面用大理岩矿的采矿许可证,为总投资10亿元的吉安新材料产业园项目奠定核心资源基础。
记者了解到,该项目源自东方雨虹于2023年11月22日召开的第八届董事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在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投资建设新材料产业园项目的议案》,同意砂粉集团投资10亿元在永丰县投资建设东方雨虹吉安新材料产业园项目,涵盖矿山开采、白水泥、特种砂浆等多个产品研发生产项目。
同年11月22日,华砂矿业(吉安)有限公司成功竞得永丰县饰面用大理石矿详查探矿权,近日顺利完成探矿权转采矿权相关工作,并取得采矿许可证。
据公告介绍,该矿区位于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陶唐乡,开采矿种为饰面用石料(大理石),开采方式为露天开采,生产规模达100万立方米/年,有效期限为20年。
此次采矿权的获取,标志着东方雨虹正式入局大理石板材、碳酸钙超细粉体等行业,为可降解塑料、橡胶及造纸等工业领域提供优质原材料。
东方雨虹表示,此次采矿权的获取将对公司工业板块发展产生积极影响,未来工业板块将成为公司新的增长引擎,改善现金流,提升经营质量。同时,该项目的实施将保障公司部分产品关键性原材料的供应稳定性,降低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优化成本结构,提升公司采购环节的抗风险能力。此外,项目还将进一步提升公司产品研发能力,推动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满足公司战略发展规划及市场需求。
业绩承压
产业链“双向延展”布局的背后,是东方雨虹近年来业绩的连续下挫。
历史经营数据显示,东方雨虹自2021年达到高光时刻后,便陷入了持续的下行通道。2021年,公司凭借房地产行业的繁荣东风,实现营业收入319.34亿元,归母净利润高达42.0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6.96%、24.07%,彼时其股价也一路攀升,在资本市场风光无限。
但好景不长,随着房地产调整,行业风险逐渐暴露,东方雨虹作为与房地产深度绑定的建筑防水材料龙头企业,也难以独善其身。
到了2022年,公司营收增速放缓,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12.14亿元,较上一年微降2.25%,归母净利润则是大幅缩水至21.18亿元,同比下降49.61%。这一阶段,公司面临着下游需求萎缩、原材料价格高企的双重压力,成本端与市场端的双重挤压严重侵蚀了利润空间。
进入2023年,尽管公司积极调整经营思路,对渠道进行变革,加大零售业务比重,减少对大宗业务的依赖,实现营收328.23亿元,同比增长5.15%,归母净利润22.73亿元,同比增长7.16%,但整体增长幅度有限,且与2021年巅峰时期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而2024年对于东方雨虹仍较艰难。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0.6%,房屋施工面积下降12.7%,在此背景下,东方雨虹上游建筑防水材料需求大幅下滑,各项业务收入全线下滑。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80.56亿元,同比减少14.52%;归母净利润更是骤降至1.08亿元,同比下降95.25%,为近13年来最低。这一年,公司加大应收风险管控力度,主动放弃回款不佳的直销项目,直销业务收入同比下降,加上渠道转型力度加大导致短期内费用增加,以及基于谨慎性原则计提约10.67亿元资产减值准备,多重因素叠加导致了业绩的大幅下滑。
在严峻的业绩压力下,东方雨虹仍坚定推进海外收购与新材料产业园项目,凸显其寻求突围的决心。
从公司战略落地的关键环节看,海外收购的核心在于跨文化整合与协同效应释放,能否将Construmart的零售网络与东方雨虹的供应链优势结合,实现产品快速导入与成本下降,仍需时间验证;国内项目则依赖产能释放效率与工业新品市场拓展,如何平衡矿山开采的前期投入与短期成本回报,避免资金沉淀压力,是重要考验。
不过,两个项目均需持续资金投入,而海外收购的分期支付机制、国内项目的分步建设规划,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短期资金压力,但标的商誉减值风险、矿产政策变动风险等潜在变量,仍可能影响最终收益。因此,东方雨虹此番双线布局能否真正提升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还有待观察。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