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在这个夏季再度掀起热潮。
华纳兄弟电影宣布,赛车题材电影《F1:狂飙飞车》在中国内地延长上映一个月,密钥延期至 8 月 26 日。中国内地市场目前稳居该部电影海外最大票仓。
F1这个IP赛事本身就有极高的关注热度,也是全球范围内商业上最为成功的年度体育赛事系列之一。此次加上好莱坞专业团队制作,主创将一支虚构车队融入真实的F1赛场,以营造身临其境的体验感。剧组获准在2023和2024赛季的F1大奖赛期间拍摄,为的是向普通观众宣传F1这项年收入数十亿美元的顶级体育赛事。
这部大电影在热映中便已成为苹果原创电影迄今最卖座的作品,目前已有开发续集的计划。
有市场人士认为,F1大电影《极速求生》的成功,不仅吸引了大量观众走进电影院,也让更多人开始关注F1赛事。
在这部与F1赛事相关的电影之前,与这项赛事相关的还有网飞(Netflix)制作的F1纪录片《极速求生》,也在美国市场为这项起源于欧洲的赛车运动吸引了大批量的年轻粉丝。
F1正在通过多种方式进入娱乐行业。人们乐意在各种社交媒体上观看比赛集锦。巨大的流量和话题热度让这项烧钱赛事吸引到了更多的合作伙伴与广告商。
更全球化、更年轻化
2017年,美国自由媒体集团 (Liberty Media)从彼时超过80岁的F1掌门人伯尼·埃克莱斯顿以及CVC资本手里收购F1。
此后,自由媒体集团开始对这个传统的欧洲赛事进行革新,希望它成为一个更加美式、更加全球化的体育赛事,吸引到更多的新观众。
阿斯顿·马丁F1车队总经理杰弗逊·斯拉克(Jefferson Slack)说: “F1可以说已彻底打入了美国市场。我是美国人,在我年轻的时候,F1还不属于我们的世界”。
F1和Netflix从2018年开始合作拍摄的纪录片《极速求生Drive to survive》,跳出赛事本身的专业门槛,以更易引发大众共鸣的幕后故事为切入点,完成了一次对大赛的“全民科普”。
公开数据显示,在Netflix大约2.31亿订阅用户的基础上,有超过5000万观众收看了该片,尤其是在北美地区,调查结果显示有超过30%的观众都是通过这部片子了解到F1的。
据F1官方发布的数据表明,美国目前有5200万F1车迷,相比上赛季同期增长了10%有余,其中一半的支持者是在过去五年中才关注此项赛事的。F1在美国的收视率也在不断上升。自由媒体收购F1以来,F1直播观众人数已翻了一番。
F1目前全球粉丝数量超过了 8亿,“(我们)的粉丝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年轻、更多样化。” 斯蒂法诺·多梅尼卡利在今年F1上海站期间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称,在过去的五年里,35 岁以下的F1粉丝群体和女性粉丝群体都增长了超过 50%。“2024年,我们的电视观众累计达到 16 亿人次,另外还有近 5 亿观众在流媒体平台上观看了 F1 的相关内容,在社交媒体上我们拥有 9700 万粉丝,同比增长 38%。”
恩德斯媒体研究分析公司的资深分析师弗朗索瓦·戈达尔曾向媒体表示,F1作为一项“酷炫且面向年轻群体”的运动,无论从品牌形象还是广告商业价值角度,对转播商均具有强大吸引力。
进入 2025 年,从粉丝增长、受众范围、财务状况以及品牌认知度等方面来看,一级方程式赛车的地位空前稳固。
据尼尔森体育数据, 2025年F1全球车迷总数达8.265亿;全球收视持续攀升:中国、美国及欧洲市场刷新观众纪录。
斯蒂法诺·多梅尼卡利告诉第一财经,F1目前主要的增长市场是美国与中国,“当然,我们也看到其他地区同样具有巨大且持续的潜力。”
体育赛事转变为多元化的娱乐 IP
在美国日益增强的影响力帮助F1吸引到了新的合作伙伴。
2024年11月26日, F1宣布与通用汽车及其合作伙伴TWG Global达成原则性协议。凯迪拉克品牌将成为2026赛季第11支F1车队,这也是2016年以来首支加入F1的新车队。据悉,凯迪拉克车队将至少包含一名美国车手,并计划在美国设立总部,同时在英国设立分部。此外,通用计划在十年内推出动力单元,成为一支能够自主研发F1赛车与动力系统的完全厂商车队。
从商业价值上看,通用的加入更像是F1在美国市场的进一步拓展。对于通用来说,这也许也是一笔双赢的买卖。很多汽车品牌都看重由“赛场”到“公路”。通用汽车或试图通过F1提高凯迪拉克品牌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并展现其在技术和设计领域的实力。
“我们需要记住,F1虽然是一项体育运动,但我们的影响力和服务区域都在不断扩大,我们不仅要与其他体育赛事竞争,还要与各种娱乐形式竞争。这是一个竞争非常激烈的领域,不同年龄段的人有不同的行为方式,他们希望以不同的方式接触品牌和娱乐。” 斯蒂法诺·多梅尼卡利在今年5月的迈阿密站上对外表示。
F1还推出了自己的游戏,玩家可以在游戏中体验电影中的车队和赛道。2025年,F1 还与乐高集团、美泰公司达成授权合作,推出玩具和收藏品系列,从儿童市场开始培养 F1 的粉丝基础。
虽然有人提出,这项体育赛事正在变得不那么纯粹而是越来越娱乐化,但从目前来看,其背后的运营团队的推广策略确实为该赛事带来了更多的曝光量和商业上的收入。
根据母公司财报,F1目前的收入由赛事推广收入、媒体版权费用与赞助费构成,前两者分别占三成左右,最后一个商业赞助略低,不到20%。
2024年10月,LVMH集团宣布F1达成为期十年的战略合作协议,从2025年起, LVMH集团将正式成为其全球合作伙伴。据公布,合作将涵盖LVMH旗下多个品牌,包括路易威登、酩悦轩尼诗及泰格豪雅。虽然双方未曾对外公布具体的合作金额,不过媒体的报道里有不同的合作方式,一是LVMH赞助金额每年为1.5亿美元。二是10年合作协议总包价格约10亿美元。无论是哪种,可以确定的是这家奢侈品巨头此次为了“挤掉”原来的赞助商劳力士花了“血本”。
据《福布斯》此前的报道,劳力士对该赛事每年赞助金额约为5000万美元。
根据安培分析公司 (Ampere Analysis) 的数据,2025年F1赛事的赞助总金额预计将超过29亿美元,同比增长10%。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