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公司法发力 近300家公司将董责险放入“购物车”

21世纪经济报道 昨天 13:29
权威精选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叶麦穗实习生孙筠雅广州报道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作用正在显现。记者观察到,新公司法实施刚满一周年,董责险投保数量和覆盖率双双出现增长。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今年已有近300家上市公司披露了购买董责险的计划,预计后续还将有更多公司选择购买,到年底覆盖率也将提升至3成以上。不过相对于其他成熟市场来说,A股上市公司董责险的覆盖率依然不高,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投保数量持续增加

董责险全称为董事、监事及高管责任保险,是以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对公司及第三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为保险标的的一种职业责任保险,也是全球上市公司治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董责险并非一项新险种,自2002年进入中国,至今已23年。 但由于之前国内上市公司投保意识一直不高,董责险仍属小众险种。 不过近几年随着风险事件的发生,企业高管的连带责任加剧,董责险的投保数量急剧增加。

7月12日,大金重工公告称,公司于2025年7月11日召开2025 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购买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及相关人员责任保险和招股说明书责任保险的议案》。

7月5日,恩捷股份公告,宣布公司于2025年7月4日召开第五届董事会第四十五次会议和第五届监事会第三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购买董监高责任险的议案》。保险限额不超过人民币 8000 万元/年(具体以保险合同约定为准);保险费不超过人民币40万元(具体以保险合同约定为准);保险期限为1 年(可续保或重新投保)。

同一日,豫光金铅也发布类似公告称:给公司及全体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以及相关责任人员(具体以与保险公司签订的保险合同为准)投保董责险,赔偿限额不超过人民币1亿元(具体以与保险公司签订的保险合同为准)。保险费用不超过50万元(具体以与保险公司签订的保险合同为准),保险期限12个月/期,后续每年可续保或重新投保。

记者据上市公司公告和同花顺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年内已有近283家上市公司披露购买董责险的计划,且这一数字仍在持续增长。从长期趋势看,董责险的市场渗透率正加速提升,据平安产险的最新数据,我国A股上市公司董责险投保率已从2019年底的不足8%,提升至2025年5月底的28.4%。

董责险数量和覆盖率的双增长,和法律的配合不无关系。2024年7月1日,修订后的公司法首次以立法形式明确董责险制度,鼓励公司投保董事责任保险,并要求投保公司在为董事投保或续保后向股东会报告相关信息。这一条款的出台直接为董责险的普及提供了法律基础。

北京排排网保险代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帆告诉记者,企业今年购买董责险增多,主要与监管趋严、治理要求提高及ESG关注度提升深度关联。一方面,国内外监管对信息披露、合规经营等要求日益严格,董事和高管面临的法律风险和诉讼压力随之增加。另一方面,企业治理结构优化和ESG理念普及,使得董事履职责任范围扩大,潜在风险点增多。此外,数字化转型虽提升效率,但也关联出网络安全、数据泄露等新风险,可能延伸至高管责任。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企业更倾向于通过购买董责险来转嫁风险,保障董事和高管履职安心。

覆盖率仍有提升空间

从长期趋势看,在政策环境和越来越多赔付案例的共同作用之下,董责险的投保数量将持续增加。然而相对于数量庞大的上市公司基数,目前董责险的投保公司数量占比仍有较大发展空间,市场渗透率提升空间充足。

造成此局面的原因在于部分企业控制预算、欠缺风险意识、抱有侥幸心理等,仍未意识到购买董责险背后的深厚积极意义。据安联全球企业与特殊风险公司(AGCS)介绍,董事高管责任险脱胎于美国法律,在美国的发展也最充分,投保率最高。受法律和诉讼环境影响,北美上市企业投保率居首;其次中国香港市场,上市企业投保率接近100%;境外上市公司、金融机构的投保率较高,民营企业投保率较低;纯境内上市公司投保率较低,在15%左右,尚不足20%。

光大证券分析师王一峰的研报表示,目前A股上市公司董责险的覆盖率依然不高,未来发展空间巨大。若A股董责险能在2030年达到85%的覆盖率水平,则2021年至2030年董责险保费共计可收入76.2亿元。

从市场反馈看,董责险的投保行为已呈现出明显的“头部效应”,治理水平较高、信息披露规范的企业更倾向于通过董责险完善风控体系,国有资本在风险管理上也表现出了足够的前瞻性和系统性。

根据平安产险的统计数据,截至2025年5月底,信披评级为A级(最优类)的上市公司投保董责险的比例为42.8%,央企上市公司更是高达60.6%,均远高于市场28.4%的平均水平。

然而,董责险并非“一保了之”。尽管其能覆盖因疏忽或过失导致的民事赔偿责任,但对于故意违法行为(如财务造假)则无法提供保障。

杨帆表示,目前董责险的赔偿情况与保单条款、承保范围及索赔事件性质密切相关。通常,因董事、高管在任职期间,因疏忽、过失或不当行为,导致公司遭受损失,进而引发股东诉讼,在符合保单约定的情况下,保险公司会承担赔偿责任。但故意违法、欺诈等明确排除在外的行为,以及超出保单限额的部分,通常不予赔付。因此,理解保单条款,明确哪些风险被覆盖,哪些被排除,对于企业购买和使用董责险至关重要。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原标题:新公司法发力 近300家公司将董责险放入“购物车”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热点阅读
国常会:系统清理制约居民消费的不合理限制 切实规范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秩序
国常会:系统清理制约居民消费的不合理限制 切实规范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秩序
证券时报 22评论
特朗普:暂时没打算解雇美联储主席
特朗普:暂时没打算解雇美联储主席
央视新闻客户端 70评论
宗氏三兄妹在港起诉宗馥莉文书曝光 法院指令:被告需说明转出的108.5万美元下落
宗氏三兄妹在港起诉宗馥莉文书曝光 法院指令:被告需说明转出的108.5万美元下落
每日经济新闻 387评论
利好!中东土豪出手 金额破纪录!eVTOL商业化提速 概念股名单出炉
利好!中东土豪出手 金额破纪录!eVTOL商业化提速 概念股名单出炉
证券时报网 84评论
打开东方财富APP查看更多内容
24小时点击排行
无奈
这些行业和公司亮了!
宠物食品行业下半场,给新进入者/现有玩家的一点建议
告诉大家一个有用的股票投资小技巧
重磅会议放利好 美股上演仙人跳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写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