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企半年报前瞻:价跌、利增,成本分化

21世纪经济报道 昨天 19:23

7月7日晚间,牧原股份新希望等多家公司披露6月销售数据,头部生猪养殖企业半年度经营业绩就此确定。

与2024年同期相比,今年上半年各家猪企销售均价小幅回落,但是受成本下降的拉动,当期盈利不降反升。

仅以牧原股份为例,根据各月销售数据计算,公司上半年生猪销售均价为14.46元/公斤,较上年同期下降0.76元/公斤,但成本则从上年同期的14元/公斤以上降至今年5月的12.2元/公斤,上半年盈利增长问题已不大。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并非所有生猪养殖企业均是如此,行业内部成本差异十分明显。

“截至5月份,公司完全成本13.7元/公斤。”华统股份近期便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这与牧原股份的成本差距达到1.6元/公斤,而部分养殖企业今年4月育肥猪完全成本更是超过14元/公斤。

相应地,各家企业的利润率、预期盈利相差极为明显,并会表现在后续披露的半年报分产品毛利率数据中。

成本才是核心竞争力

2024年4月,头部生猪养殖企业率先跨过盈亏平衡线。

彼时,便是受益于猪价上涨的拉动,叠加养殖成本的集体回落,相关上市公司二季度盈利环比出现大幅改善。

作为行业龙头,牧原股份2024年一季度亏损23.79亿元,二季度转为盈利32.08亿元,上半年整体实现扭亏为盈。

今年上半年又出现了新的变化,首先是猪价波动幅度明显收窄,以及销售价格同比小幅下跌。

相关数据显示,牧原股份的销售价格由上年同期的13.84元—17.73元/公斤,降至今年上半年的14.08元—14.76元/公斤,半年度销售均价则由15.23元/公斤降至14.46元/公斤,同比下降5%左右。

理论上,销售价格回落会压制养殖环节的盈利增长,但是头部企业今年的成本降幅更大。

2024年初,牧原股份的养殖成本一度超过15元/公斤,此后逐步降低至同年6月份的14元/公斤左右。

相比之下,这家公司今年的养殖成本已经降至12.2元/公斤。如果结合其销售价格来看,公司的利润空间反而较上年同期有所放大。

同时,考虑到今年一季度较好的盈利基础,牧原股份上半年实现利润增长已经没有太多悬念。

值得注意的是,牧原股份的成本处于业内第一梯队,除了温氏股份神农集团以外,很少有上市公司能够达到12元/公斤出头的成本水平。

综合投资者调研纪要、投资者互动平台等多方数据,天邦食品天康生物华统股份今年5月养殖成本均超过13元/公斤,其中华统股份达到13.7元/公斤。

因供港销售价格更高的东瑞股份,此前在业绩说明会上也指出,“4月份育肥猪完全成本为14.8元/公斤。”

这意味着,在接下来披露的业绩预告与半年报中,各家养殖企业的毛利率会出现明显差异。

比如根据5月的成本、销售价格估算,华统股份单位盈利为0.8元/公斤,对应毛利率为5.5%,同期牧原股份单位盈利为2.3元/公斤左右,毛利率达到15.8%左右,领先前者10个百分点左右。

不难看出,在当前猪价处于相对低位波动的市场环境下,养殖企业的成本直接决定了自身利润率的高低。

而降本又是一个相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除了受到豆粕等原料价格的影响以外,还与企业的养殖模式、养殖效率和内部管理等多方面因素有关,甚至是同一批次仔猪在同等养殖条件下,最终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也不相同。

所以,成本已经成为衡量各家养殖企业优秀与否的重要指标,只有更低的成本才能带来更大的利润空间,以及更高的经营安全边际。

猪价中期走势存分歧

猪价涨跌与产能去化负相关,猪价越高、企业盈利越好,去产能的意愿也就越低。去年5月到8月的阶段性上涨行情中,国内生猪产能去化便出现反复。

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2024年5月国内能繁母猪存栏量开始触底回升,到11月时已经升至4080万头,较同年4月低点回升94万头左右。

而母猪从产仔到仔猪出栏成为商品猪,周期通常在六到七个月,所以,理论上国内供给压力最大时期是今年5月和6月,此后随着能繁母猪存栏量回落,下半年整体供需关系大概率会得到边际改善。

国家统计局价格数据也显示,今年6月中旬国内生猪(外三元)价格为14.2元/公斤,较6月上旬价格小幅上涨。

同时,14元左右的价格,也已经十分接近2023年和2024年的年度低点,这是否意味着下半年猪价会出现明显反弹?

实际情况可能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乐观,目前各家机构对此亦存在一定分歧。

“短期养殖端降重出栏可能加速、行业库存或对应加速释放,三季度末及四季度供应压力或相应略有缓解,叠加9月前后逐步进入猪肉消费季节性旺季,下半年猪价表现有望超预期。”华泰证券中期策略指出。

也有机构认为,下半年猪肉供给存在继续增长的可能,猪价难以出现明显反弹,整体波动幅度仍将保持在较低水平。

从远期价格曲线来看,期货市场对今年9月的猪价较为乐观,最新价保持在14.3元/公斤左右,对11月的生猪预期价格则仅为13.7元/公斤。

不过,今年二季度政策层面所带来的供需预期变化也不容忽视。

近期便有媒体报道指出,在减母猪、降体重、控二育的背景下,相关部门提出了新的生猪生产调控目标,将对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在现有基础上调减100万头左右,降至3950万头。

而从2021年7月产能去化周期开启以来,国内能繁母猪存栏量的最低值尚不过3986万头,若上述产能调减计划如期落地,行业供需关系有望进一步得到好转。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猪价就一定能够大幅反弹,至多100万头的产能下降空间限制了猪价的上行空间。

猪价保持低波动之下,盈利水平高低更多还是取决于养殖企业自身。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原标题:猪企半年报前瞻:价跌、利增,成本分化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热点阅读
特朗普:“对等关税”将于8月1日开始实施
特朗普:“对等关税”将于8月1日开始实施
央视新闻 201评论
全球市场:美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 热门中概股普涨 美国铜价飙升逾10%
全球市场:美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 热门中概股普涨 美国铜价飙升逾10%
东方财富研究中心
券商研报刷屏:“反内卷”!哪些行业有望受益?
券商研报刷屏:“反内卷”!哪些行业有望受益?
中国基金报 6评论
特朗普威胁对铜和药品征收高额关税 美国铜价飙升逾10%
特朗普威胁对铜和药品征收高额关税 美国铜价飙升逾10%
央视新闻客户端 21评论
打开东方财富APP查看更多内容
24小时点击排行
大东南封板,市场收中阳,周三市场行情分析!
大号深圳仓位开始布局
跌时看涨,从走势中测算未来:丽尚国潮的运行结构分析,与后期展望!
慢牛走势
3500点仅是临门一脚!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写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