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港股市场火爆,恒生指数上涨20%,领跑全球。港股IPO市场呈现出火爆景象,IPO融资额全球占比达24%,位列全球首位。包括宁德时代、恒瑞医药、海天味业等优质A股上市公司也选择赴港上市。
上半年IPO融资超千亿
Choice数据统计,2025年上半年,港股一共有42只新股IPO上市(不包括收购合并),较2024年同期增长了40%;新股首发募集资金累计约1071亿港元,已经超过了2024年全年的879亿港元。其中,5、6两个月份共25家公司上市,募集总额855亿港元,IPO上市数量和募资金额均大幅增加。

数据来源:Choice数据
从募资金额来看,截至目前,2025年港股IPO募资金额排名前三的公司是宁德时代、恒瑞医药和海天味业,分别为409亿港元、113亿港元和101亿港元。

数据来源:Choice数据
分行业来看,2025年在港股上市的企业中,医疗保健和可选消费两个行业最多,分别为10家和8家。
港股打新赚钱效应回升
港股市场大涨带动港股“打新”赚钱效应回升。2025年上半年港股IPO公司上市首日破发率约为30%,较去年同期明显下降。多只新股在招股阶段就受到热捧,获得逾千倍的超额认购,上市后继续走高。
例如,映恩生物-B上市首日大涨116.7%,药捷安康-B上涨78.71%,蜜雪集团、云知声、布鲁克、沪上阿姨等上市首日涨超40%;其中,蜜雪集团上市以来更是暴涨154%。同为新茶饮品牌的古茗,截至7月3日收盘报25.85港元/股,较发行价涨幅超160%。

数据来源:Choice数据
打新赚钱效应回升,港股IPO的认购也异常火爆。其中,布鲁可、蜜雪集团、沪上阿姨等几家公司的网上发行有效认购倍数超过1000倍。
布鲁可公开发售获得逾6000倍的超额认购,融资认购金额超过8000亿港元,火爆程度在港股新股市场中位居前列,申购一手中签率为10%。蜜雪集团更是现象级IPO,融资申购倍数达到5324倍,认购金额达到1.84万亿港元,申购一手中签率为10%。此外,周六福、药捷安康-B中签率不足1%。
多重因素引爆港股IPO热潮
截至7月3日,今年港交所排队IPO公司超过200家,其中有逾50家A股上市公司赴港上市。包括赛力斯、兆易创新、亿纬锂能、同仁堂、用友网络、蓝色光标等。
2025年,港交所全面落地“30日快速审批通道”,符合条件的A股公司从递表到聆讯平均周期缩短至3个月。宁德时代从2月11日交表到5月20日上市仅用时128天,创下境外发行备案最快纪录,上市周期缩短直接刺激了企业递表的热情。

数据来源:Choice数据;部分统计
瑞银全球投资银行部亚洲区副主席朱正芹表示,2025年港股IPO市场热潮并非偶发,而是政策优化、资金结构变化、国际地缘关系重构等多重因素共振的结果。
一方面,随着全球经济复苏,市场对风险资产的偏好有所提升,资金回流为港股市场反弹打牢基础。另一方面,港股整体估值尚处低位,对于海外资本具有较强吸引力。
此外,中国证监会2024年明确支持内地龙头企业赴港上市,港股市场自身也在不断完善和优化相关机制、推出利好措施。如今年5月初,香港证监会与港交所发布联合公告,宣布正式推出“科企专线”,助推特专科技公司及生物科技公司申请上市。
券商打响港股IPO争夺战
2025年的香港新股发行市场,中资券商如破竹之势强势崛起,已然超过外资投行。
Choice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20余家券商角逐香港IPO市场。中资券商在保荐机构阵营中占据大半江山,以中金公司、华泰国际、中信证券为代表的中资力量,分别保荐上市13家、10家、9家企业(包括联合保荐),彻底改写了以前外资投行主导的竞争局面。

数据来源:Choice数据
再从申报材料企业披露的保荐信息看,中资投行依旧占据上风,中信证券国际、中金公司、华泰国际各凭借62家、57家、25家的保荐数量,稳坐“主力军” 宝座;中信建投国际、国泰君安、招银国际等中资投行保荐数量也均超10家。
2025年以来,港股市场呈现出一片火热景象,在全球资本市场中独树一帜,正经历政策红利释放与全球市场生态重构的机遇期。未来港A两地的上市公司将逐渐相互渗透,通过港股的桥梁,中国资产也将在全球资本体系中迎来重新评估的重大机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