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公司吸并大股东背后: “强者为王”的市场逻辑

证券时报 05-28 01:52

子公司发展得比母公司还好,最终反向收购大股东,这体现了持续创新的重要性,也体现了资本市场“强者为王”的市场逻辑。

近日A股两家上市公司海光信息中科曙光同时发布公告,宣布正筹划重大资产重组,海光信息要吸收合并中科曙光中科曙光成立于2006年3月,前身是天津曙光计算机产业有限公司,2014年11月在上交所上市,就在这一年,中科曙光联合天津海泰科技投资、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等共同设立海光信息,中科曙光初期持股32.10%,为后者控股股东。

海光信息和中科曙光发展都很好,但海光信息获得了关键性发展资源,无论业务发展,还是资本市场表现都更为亮眼。截至5月23日A股收盘,海光信息市值达3164.12亿元;中科曙光市值905.72亿元。

海光信息是中科曙光的上游,两者本身就有互补关系,有不少关联业务,海光信息的CPU、DCU芯片正是中科曙光服务器、算力平台的核心底层支撑。中科曙光发展业务时,沿着产业链向上游进行延伸,抓住了产业转移的风口。企业发展需要牢守主业,做精做透,但并不意味着一成不变,还需要跟着主业寻找新机会,有很多公司为了发展新业务,成立新公司,这些新业务,可能就是发展的第二曲线。

新浪和新浪微博也出现过类似一幕。新浪是以门户网站起家,尝试过聊天软件等多个领域,最终新浪微博成为现象级产品,新浪微博2009年8月上线,上市两年后市值突破百亿美元,母公司新浪网的门户网站业务持续萎缩,最终被私有化。现在新浪微博则持续收购母公司资产。

子公司吸收合并母公司的案例还有很多,比如2018年万华化学公告作价522.12亿元吸收合并控股股东烟台万华化工有限公司,此外A股市场还有双汇发展吸收合并双汇集团、江南嘉捷吸收合并江南集团、东软股份吸收合并东软集团等案例。不过这些案例大多是为了实现业务整体上市。

保持创新,积极寻找新机会,才能让公司保持长青。大公司护城河已经足够深,还积极培育新芽业务,这些当初不起眼的新芽,未来某一天,可能就长成了参天大树。被培养起来的新业务反向并购,也是创业成功的一部分,通过类似的并购,资本市场也能保持创新和活力,让优胜者脱颖而出。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文章作者:余胜良
原标题:子公司吸并大股东背后: “强者为王”的市场逻辑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热点阅读
中信证券:港股和A股将迎指数牛市 三季度末到四季度或为关键入局时点
中信证券:港股和A股将迎指数牛市 三季度末到四季度或为关键入局时点
21世纪经济报道 149评论
全球市场:美股三大指数收跌 特斯拉跌超1% 国际油价涨超1%
全球市场:美股三大指数收跌 特斯拉跌超1% 国际油价涨超1%
东方财富研究中心 50评论
英伟达Q1业绩整体超预期 预计H20限售在Q2造成80亿美元损失
英伟达Q1业绩整体超预期 预计H20限售在Q2造成80亿美元损失
财联社 101评论
DeepSeek突传消息 DeepSeek-R1升级了!科技股是否会再起风云?
DeepSeek突传消息 DeepSeek-R1升级了!科技股是否会再起风云?
券商中国 129评论
打开东方财富APP查看更多内容
24小时点击排行
快速解套的方法
5月总结。
三星筑底 即将变盘
午后大盘风云走向(周三)
值此佳节,祝各位朋友安康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写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