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1-4月,全国规模以上企业白酒(折65度,商品量)产量130.8万千升,同比下降7.8%。其中,4月产量28.1万千升,同比下降13.8%。
记者注意到,2016年以来,白酒产量逐年下滑。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白酒产量在2016年达到1358.4万千升的高点,此后便开启逐年下滑模式,2024年我国白酒产量为414.5万千升。
随着白酒产量的持续下滑,行业整体踏入存量竞争阶段。有白酒上市公司5月就公开表示:酒类消费供需结构出现了转移和分化,酒类消费市场进入到存量期;舍得酒业(600702.SH)也在近期提及“行业挤压式存量竞争不断加剧”。
一位白酒上市公司高管表示:“行业调整短期会增加企业经营难度,导致行业竞争加剧,但对于行业健康度提升也有积极作用。”
白酒产量逐年下滑,中小酒企“存量厮杀”加剧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累计白酒产量(折65度,商品量)414.5万千升,同比下降1.8%;2024年12月,规模以上企业白酒(折65度)产量47.4万千升,同比下降7.6%。

来源于东莞证券研究所
这是白酒产量持续下滑的第八个年头。产量收缩的原因,在白酒分析师看来,主要在两方面:一是2012年“禁酒令”出台以来,“三公”消费被严格控制,白酒行业步入调整阶段;二是在消费结构升级背景下,“少喝酒,喝好酒”的观念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可。
于是,在这个存量市场的角逐中,近年来不少竞争力弱的酒企面临出局。比如昔日的“徽酒一哥”安徽双轮酒业有限公司因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无奈进入破产重整中;被称作“一代酒王”的宋河酒业破产重整的报道见诸报端。此外,运酒集团等酒企破产的消息也甚嚣尘上。
在白酒上市公司中,营收规模排名靠后的酒企日子也不太好过,有酒企净利润断崖式下滑,也有酒企处于亏损态势。比如ST岩石(上海贵酒)2024年亏损超2亿元,同比下滑超349%,今年一季度业绩持续亏损;金种子酒2024年亏损超2.5亿元,同比暴跌超1067%,今年一季度仍持续亏损。
此外,舍得酒业2024年净利润同比下滑超80%,今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下跌超37%;酒鬼酒(000799.SZ)2024年净利润同比下滑超97%,今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大跌超56%;天佑德酒(002646.SZ)2024年净利润同比下滑超50%,今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下滑超37%。
规上酒企销售收入整体增长,行业分化加剧
虽然白酒产量逐年下滑,但我国规上酒企销售收入、利润规模呈增长态势。东莞证券统计数据显示,2015-2024年,我国规模以上白酒企业累计销售收入从5558.86亿元增至7963.84亿元,年均复合增速为4.08%。

来源于东莞证券研究所
2015-2024年,我国规模以上白酒企业累计利润从727.04亿元增至2508.65亿元,年均复合增速为14.75%。2024年我国规上白酒企业的销售收入与利润整体同比仍分别增长5.3%与7.8%。

来源于东莞证券研究所
“整个行业进入调整周期之后,存量挤压市场下,头部名酒由于品牌、品类、产区规模等优势,势能不断走强,进一步挤压区域酒企的市场份额,从而使得头部酒企的业绩保持较高的增速。”一位白酒行业分析师对南都湾财社记者表示。
确实,从近几年业绩来看,贵州茅台(600519.SH)、五粮液(000858.SZ)、泸州老窖(000568.SZ)、山西汾酒(600809.SH)等头部酒企的业绩持续稳健增长。
不过,尽管是头部酒企,在行业调整周期下,也有业绩增长降速的趋势,比如2024年五粮液、泸州老窖的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均呈个位数增长,一季度业绩增速也趋缓。
存量竞争之下,头部酒企也主动降速。贵州茅台在充分考虑行业形势、自身产能、市场环境和公司长期战略布局的基础上,制定了2025年度收入增长9%的目标。不同于2024年的“营业总收入力争实现两位数增长”,五粮液在2025年的发展目标中强调“营业总收入与宏观经济指标保持一致”;也不同于2024年初定下的“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不低于15%”的目标,泸州老窖在2025年经营计划中表示,经营目标为全年营业收入稳中求进。
(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