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2024年,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经营管理质量进一步提高,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全年出版图书2.1万种,重印率稳定在60%左右。《奔跑的中国草》《为什么是邓小平》荣获第十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4种出版物入选2024年度“中国好书”,10种入选中宣部2024年度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获奖数量均居全国首位。图书零售市场占有率、动销品种占有率持续保持全国首位。
集团发挥人文社科出版优势,推出《习近平引用诗词释读》《中国共产党历史百科全书》等精品力作。重大资源型项目实现数字资源集聚,基于特色内容的垂类人工智能大模型研发取得较大进展。
集团还服务全民阅读,与大型央企、乡村、社区、高校共建28个“读者之家”。深化出版“走出去”,与外方联合设立国际编辑部,《习近平扶贫故事》12个语种外文版在海外出版发行。
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将党的创新理论的最新成果学理化、体系化融入教材,充分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有力服务国家文化发展战略。
集团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出版了《中华民族一家亲童谣绘本》《马克思恩格斯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研究》等图书。服务全民阅读活动,承办全民阅读大会青少年阅读分论坛。为52个县建设书香校园。强化国有文化企业社会责任担当,全年捐赠图书45万余册,捐资捐物金额超过5300万元,持续开展“爱心助学”“童语同音”等公益活动。加强教育出版理论和实践研究,连续入选出版智库高质量建设计划。
集团坚定推动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建设多模态语料库、大模型、智能体。持续打造一流学术期刊方阵,汇聚科技期刊953种,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全年版权输出281项,努力提高国内教材国外宣传推广效果。
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
2024年,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坚持守正创新,聚焦主责主业,走好电影国家队“第一方阵”,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
中影在选好题材、讲好故事、创作精品上下功夫,有力有序推出电影精品。2024年,中影出品并上映电影46部,合计票房占国产片总票房的70.19%,中影出品影片在年度票房前十中占据9席,并斩获“五个一工程”奖、金鸡奖等多个国内外奖项。
中影坚持在扎实做好文化服务的基础上,向新求新深挖供需潜力,多措并举丰富市场供应。2024年为646部影片提供发行服务,结算票房超过全国总票房的88%,服务全国市场的能力进一步增强。联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打造“影院看奥运”新模式,全国累计放映2300余场,吸引观众5.6万人次,成为文化消费新热点。
中影持续健全有文化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积极探索国企治理最佳实践,连续七年获得上海证券交易所A级评价。
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
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众多精品影片得到业界和观众广泛认可,为中国电影繁荣发展贡献了积极力量。2024年,公司参与出品、发行影片《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长空之王》《钢铁意志》分别获得第十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影片《年会不能停!》获第37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编剧。
公司全年为120余家客户单位提供优质发行服务,实质发行影片22部,开展低幼动画特色宣发,影片《喜羊羊与灰太狼之守护》以超过9100万元成为2024年暑期档国产动画片票房亚军。
2024年,华夏电影院线全球首家全高帧LED影城——“华夏电影中心”落成,突破传统影院界限,引领行业升级新潮流。采用HDR LED技术打造全新空间品牌“焕影岛”,为观众带来前所未有的视觉盛宴。直营影城举办的“公益之心,爱在华夏”活动,深受群众欢迎,充分体现了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担当。
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
2024年,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深度配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完成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新中国成立75周年、巴黎奥运会等重大宣传报道和节目创制工作。配合总台推出《非遗里的中国(第二季)》等重点节目。全年共获得星光奖、白玉兰奖、飞天奖等国内外各类奖项114项。
国际传播方面,2024年公司国际传播业务签约额再创新高,“国家多语种影视译制基地”建设进一步推进。海外融媒体频道增至46个,以32种语言覆盖2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文体消费方面,2024年公司不断拓展新业态、新赛道,文创产品屡出爆款,成功举办龙舟大赛、“全民健身万里行”、田径大众达标系列赛、全国中式台球大奖赛等赛事。
融媒技术方面,2024年公司“百城千屏”签约突破“100个城市1000块大屏”的组网规模,实现31个省区市全覆盖。自主研发AIGC幻臻平台,全年新增2项技术专利和8项软件著作权。
北京快手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快手科技有限公司业务涉及民生、电商、招聘、房产、汽车、本地生活等各个领域。
快手自研打造全球首个真正用户可用的视频生成大模型可灵AI。截至目前,拥有超600万用户,累计生成超6500万个视频和超1.75亿张图片,商业化单月流水超千万元规模。2025年3月,全球月访问用户环比增长113%。2024年12月,快手推出中国首个AIGC导演共创计划,9部短片全部使用“可灵AI”进行视频生成,在中国尚属首次。
快手以“短视频+直播”搭建普惠数字社区,与各行各业深入融合,成为数字生活的入口和数字经济的新载体。
快手还通过推出“快聘”平台,构建以信任为中心的招聘关系和直播带岗模式。截至2024年底,平台共带动4320万个就业机会,催生出174个新职业。
北京爱奇艺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爱奇艺科技有限公司是网络视听和影视文娱领域的骨干企业。爱奇艺全网覆盖超10亿用户,日均、月均活跃用户规模和用户使用时长均在中国在线视频行业排名前列。
近年来,爱奇艺夯实自身原创内容生产能力,制播佳作不断。2024年,《风吹半夏》《狂飙》《人世间》等荣获金鹰奖优秀电视剧奖;《警察荣誉》《理想之城》等荣获飞天奖优秀电视剧奖;《我的阿勒泰》获“五个一工程”奖;《棒!少年》在第14届FIRST青年电影展摘得“最佳纪录片奖”;系列动画片《无敌鹿战队》在亚洲、欧洲、大洋洲、拉丁美洲众多国家播出,是首个在创意阶段就被国际知名电视媒体预购的中国原创IP动画。
爱奇艺将AI等新技术应用在内容策划、制作等各个环节,推动网络视听产业不断升级;基于爆款IP,通过虚拟现实、游戏引擎、AI等技术实现线下体验的空间扩展,打造《风起洛阳》《唐朝诡事录》《苍兰诀》VR系列全感剧场,以数字化和创新科技为文旅行业发展助力。
北京微梦创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微梦创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微博”)成立于2010年,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型社交媒体互联网平台。公司积极履行企业主体责任,推动主旋律、正能量内容广泛传播。
微博持续运营政媒账号超10万个,粉丝量超140亿,年阅读量近3万亿次。在文化中国团圆年、网络强国战略等重大主题主线方面,与政媒账号合作开设话题,投入重点资源进行推荐,话题阅读量近4000亿次,诸多话题登上微博热搜榜。
在文化出海、文旅融合、数字消费等领域持续发力,《黑神话:悟空》上线后,微博对相关优质内容进行大力推荐,一天内74个话题登上微博热搜,总阅读量超47亿次。讨论热潮带动#山西旅游#登上微博热搜,累计阅读量超1.3亿次,成功搭建起虚拟与现实、游戏与文化的桥梁。在非遗传播方面,微博联合文旅部、国家民委等单位联合发起#换新非遗计划#,相关活动话题阅读量累计超18亿次,带动非遗技能、文化传承发展。
河北出版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河北出版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全国图书市场整体下行的大背景下,经济效益实现稳中有进。2024年,集团完成主营业务收入68.83亿元,同比增长0.5%;实现净利润11.86亿元,同比增长7.3%。
集团坚持以深化改革为总揽,优化公司治理与资源配置,2024年研发投入同比增长201%,融合发展成效显著。集团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新建各类文化空间158个,7家书店获“最美书店”称号。升级改造新汇文·文化创意体验中心,成为省会城市文化会客厅,并具备商业推广条件。创新性开展“全民阅读·周末读书分享会”,全年共举办52期、3064场活动。
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发挥全产业链优势,主创作品获国家级奖项荣誉,经营业绩实现稳中有进,影旅融合项目开辟新赛道。
2024年,集团旗下上美影第一出品的动画剧集《中国奇谭》获第十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上影集团第二出品的电视剧《繁花》获“五个一工程”奖、金鹰奖优秀电视剧奖、飞天奖优秀中国电视剧奖等荣誉。上影集团第二出品的电影《好东西》以“小制作”赢得“大市场”,票房超7亿元,成为2024年豆瓣最高评分华语电影。上影还出品了2024年春节档票房冠亚军《热辣滚烫》和《飞驰人生2》等多部热门作品,影片总票房超75亿元。
2024年6月,集团在上影昊浦基地启动“上海科技影都AI创制生态中心”,首创“算力池+应用场景(基地)”的全新创制模式,成为上海电影之城新地标。“车墩《繁花》黄河路”影旅融合项目吸引游客超14万人次,入选第二批长三角人文经济典型案例。
东方明珠新媒体股份有限公司
东方明珠新媒体股份有限公司深耕两大业务板块,整合打通产业资源,持续夯实融合媒体、智慧广电5G、文化旅游、文化地产等核心主业。
智慧广电方面,持续推进IPTV、互联网电视、有线电视大屏一体化运营,通过夯实内容优势、拓展合作模式稳固运营商市场,并在全国OTT市场、有线电视市场实现合作突破。影视业务稳步推进重大项目创制,舞剧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全国公映,荣列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幕影片;都市民生剧《蛮好的人生》入选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5年片单。
文化消费方面,不断提升内容品质与服务能级。城市地标东方明珠电视塔开业30周年迎来第一亿位游客。“上海之星”五星级游船全新启航,全年累计接待游客超430万人次。东方绿舟承办航母秀、龙文化赛等主题活动,策划大马戏、稻草人展等新场景新体验,助力城市文旅商体展融合发展。
上海喜马拉雅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喜马拉雅科技有限公司旗下产品“喜马拉雅”是深受用户喜爱的在线音频分享平台。目前,喜马拉雅全场景平均月活跃用户已达3.18亿,内容创作者数量已超过1960万,在线音频服务已包含459个品类4.88亿条音频。
喜马拉雅始终秉持“用声音分享人类智慧,用声音服务美好生活,做一家人一辈子的精神食粮”的使命愿景,致力于打造一个以音频和内容为核心的高质量传播平台。目前已连续7年,共计有10余部作品荣获国家广电总局评选的“全国优秀网络视听作品”。旗下亲子儿童、网文及娱乐、播客等业务围绕用户多元化需求不断创新。
喜马拉雅始终坚持科技赋能文化,去年9月,自主研发的“喜马拉雅音频大模型”通过国家备案。在内容创作者体验方面,利用AI建立了包含535种合成声音的音色库,并推出一站式AI音频制作工具“音剪”,极大缩短了后期制作时间、降低创作门槛。
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连续4年上榜“全球出版50强”,位列国内出版企业第一。
集团有120多种图书获国家级奖项,其中有16种图书入选“中国好书”月榜。《江苏文库》累计出版1549册。“大国通史”“抗日战争专题研究”丛书等重大项目推出一批新成果。公司深入实施文学、学术、科普、教育四大原创出版工程,37种图书发行量超10万册。
集团深入实施融合发展战略,全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收入规模超32亿元,自有出版数字服务平台用户数超2200万。召开首届创新大会,多个创新项目首年营收突破千万元。“凤凰智灵”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2024年度出版业科技与标准创新示范项目“科技创新成果奖”。“小凤凰FM”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2024年度数字出版优质平台遴选推荐计划。
江苏省广电有线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省广电有线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全力做好“文化+科技+X”体系建设,奋力建设全国标杆性的现代旗舰式文化科技企业集团。
2024年,公司建成以家庭体验、智能服务为先导的“核心圈”,以基层公共服务和社会综合治理为驱动的“紧密圈”,以智慧城市建设为引领的“协作圈”的“三圈环流”数智系统。在全行业率先开展插入式微型机顶盒和三模通用遥控器规模部署,建成全国唯一覆盖全省镇村“一镇一品”广电特色平台。
公司开发未来电视、视听终端操作系统,“有线网络数智视听应用”等多个项目入选“国家队”,多项成果获得国家级奖项。“新国货优选创新消费场景”荣获2024年江苏省数字消费创新场景。运营内容驱动型现象级IP,延拓出海影响力,“数绘乡土、文化触网”和“长江文化数字大展”入选2024年度全国智慧广电网络新服务典型案例,长江文化数字大展总传播量超2.3亿次;联合韩国、泰国等国家和地区影视机构,开发跨文化题材原创短剧,打造具有文化穿透力的“轻量化中国故事”。
浙江出版联合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出版联合集团有限公司深耕精品出版,优化“第一选题”机制,围绕“八八战略”“千万工程”“共同富裕”等主题出版一批精品主题图书。厚植专业底蕴,擦亮文化浙江的浙版标识,推进“中华文明的浙江印记”等系列丛书出版工作,推出了“浙江优秀先贤教育”“诗话浙江”等系列出版物,“浙江文丛”累计出版超1000册。
集团持续构建浙江新华、博库集团双主体线上线下发行体系,推进四大体系书店集群建设,重塑实体书店业态,加快传统卖场向文化服务空间转型。创新探索“浙版·全民阅读大篷车”常态化服务机制,首期活动将优质文化资源送达省内6个市县乡村基层。
集团加速出版融合,加快未来产业前瞻性研究布局,成立“未来出版联合实验室”,探索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在出版核心环节的应用。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