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肖夏综合报道
5月中旬,酒业业绩说明会持续推进,投资者与管理层的问答中陆续出现一些新增信息量,不少酒企表达也相当坦白:泸州老窖表示近期渠道正常发货备战端午销售,张裕对当前葡萄酒市场短期并不乐观,青岛啤酒表示不排除整合优质资产,燕京啤酒也正面回应了推出汽水品牌背后的考量。
酒业要闻
公务接待不得供烟酒
新华社5月18日消息,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修订后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遵照执行。
其中指出,建立健全国内公务接待集中管理制度。党政机关公务接待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国内公务接待工作的管理、指导和监督。党政机关应当建立国内公务接待审批控制制度,严格执行公函制度,对无公函的公务活动一律不予接待,严禁将非公务活动纳入接待范围。
党政机关应当严格执行国内公务接待标准,实行接待费支出总额控制制度。
接待单位应当严格按照标准安排接待对象的住宿用房,协助安排用餐、用车的按照标准收取伙食费、交通费。工作餐不得提供高档菜肴,不得提供香烟,不上酒。不得在接待费中列支应当由接待对象承担的费用,不得以举办会议、培训等名义列支、转移、隐匿接待费开支。
接待单位不得在机场、车站、码头和辖区边界组织迎送活动,不得跨地区迎送。严格控制陪同人数,不得层层多人陪同。
接待单位应当严格执行国内公务接待清单制度,如实反映接待对象、公务活动、接待费、陪同和相关工作保障人员等情况。接待清单作为财务报销的凭证之一并接受审计。
茅台回购额40.5亿元已达本轮回购计划2/3
5月16日,贵州茅台公告,截至当天5月已完成回购62.46万股,出资10.11亿元,累计回购股份264.21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0.2103%,购买最高价为1639.99元/股、最低价为1417.01元/股,已支付的总金额为40.5亿元(不含交易费用)。回购股份将用于注销并减少注册资本。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至此贵州茅台已经完成本轮回购计划的2/3,距离此次回购周期结束还有半年以上。贵州茅台此前公告,计划在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的12个月内,出资30亿元(含)至60亿元(含)回购公司股份。此外,茅台上个月已经公告,已经着手起草新一轮回购方案,控股方茅台集团也已着手起草增持方案。
茅台、五粮液座谈:携手共克时艰不内卷、不内战、不内耗
5月16日,茅台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王莉一行到访五粮液,与五粮液集团(股份)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曾从钦,五粮液股份公司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华涛座谈交流,共叙“茅五”情谊,共话行业发展。
王莉表达了对行业发展的三点看法:一是要以客观理性的视角,看待本轮周期的调整;二是要携手共克时艰,助力行业穿越周期;三是茅台始终保持乐见的心态,期待五粮液有更好的发展。
曾从钦表示,作为中国白酒领军企业,希望双方持续加强交流合作,共筑行业稳健发展态势,深入研究市场之变、消费之变,保持龙头企业发展定力,以稳健的发展增速,提振各方信心,携手引领行业以稳健之姿穿越周期。共育行业创新前进动能,聚焦白酒年轻化、国际化等破局突围之路,在年轻消费者培育、国际市场拓展等方面加强互鉴和协作。共创行业转型升级范式,在新工具、新技术的应用场景、应用路径上加强沟通合作,积极探索市场端数字营销、体验经济的新业态、新模式。共塑行业竞合发展生态,坚决扛起行业龙头企业责任,始终秉持竞合发展思维,引领行业加强自律,不内卷、不内战、不内耗,坚定当好市场秩序的守护者、行业生态的建设者。
杜甫酒业港股上市首日飙涨80%
5月13日上午9时,香港上市公司中国环保能源公司的名称正式由“中国环保能源投资有限公司”更改为“杜甫酒业集团有限公司”,同时中英文股份简称分别变更为“杜甫酒业集团”和“DUFU LIQUOR GP”,股份代号仍为“986”、杜甫酒业港股上市首日飙涨80%。
国际要闻
轩尼诗计划全球裁员1200人预计销售不会很快反弹
LVMH集团旗下葡萄酒及烈酒部门酩悦轩尼诗计划全球裁员约1200人,占员工总数10%以上,以应对销售下滑和成本上升的压力。目前,LVMH的葡萄酒和烈酒部门约有9400名员工,此次大规模裁员将推动LVMH集团精简架构。
LVMH首席执行官Jean-Jacques Guiony表示,酩悦·轩尼诗的业绩已降至2019年的水平,但同期运营成本却上涨了35%。“整个集团已经意识到,销售额不会很快反弹。”
2025年第一季度,酩悦轩尼诗的有机销售额下降9%,成为LVMH集团表现最差的部门,集团整体有机销售额下降3%。
酒企人事
富邑集团换帅新CEO有快消、酒企经验
5月15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富邑集团了解到,担任CEO、总经理多年的Tim Ford将离开富邑,接班人Sam Fischer将从10月27日起担任富邑集团CEO和总经理。
富邑谋划这一管理层接班计划已久。Sam Fischer曾在高露洁、帝亚吉欧分别工作15年,从2019年开始担任Burberry的非执行董事,目前其为日本麒麟收购的酒饮品牌Lion的CEO。
上海贵酒副董事长陈琪辞任
*ST岩石继续有管理层离开。5月14日,*ST岩石发布公告,上海贵酒副董事长陈琪因个人原因辞职,辞任报告已生效。辞职后,其仍担任公司董事并代行董事会秘书的职责。此前因董事长韩啸被公安机关采取刑事强制措施,陈琪代行董事长职责,现公司将尽快确定新的代行人选,人选确认前仍由陈琪继续代行董事长职责。
酒企业绩说明会
燕京啤酒回应21记者提问:汽水与啤酒高度协同潜力巨大
燕京啤酒5月15日举行了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近期多家啤酒企业推出或收购了饮料业务,燕京啤酒此前也推出了倍斯特嘉槟汽水,称要发展为全国化大单品。为什么燕京啤酒要做饮料?对于饮料业务的未来,燕京啤酒如何考虑?燕京啤酒做饮料的优势是什么?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以投资者身份就上述问题提问。燕京啤酒董事长耿超回应21记者,表示公司推出倍斯特汽水主要有三方面原因:市场趋势与消费者需求;行业竞争需求;啤酒与汽水高度协同。
耿超提到,近年来饮料快速增长,消费者在饮品选择方面出现多样化需求,尤其是餐饮终端非饮酒消费者倾向于选择无酒精饮料,因此燕京啤酒瞄准细分赛道,迎合消费者的需求。
虽然燕京啤酒近几年保持增长态势,但去年中国规上企业啤酒产量同比下降1.9%。而同期,碳酸饮料市场规模以8.58%的年均增速在持续发展,预计2027年达1622亿元。
而啤酒与汽水在生产设备、供应链、终端渠道(餐饮、商超)高度协同,选择汽水赛道,同时市场规模庞大,增长潜力显著,头部企业在餐饮渠道快速崛起,能够成为拓展新消费群体的入口。
耿超表示,燕京啤酒将利用分布全国的啤酒渠道网络,聚焦餐饮现饮场景,优先切入餐饮终端(火锅店、烧烤店、夜市等),形成“啤酒+汽水”的消费组合,利用现有餐饮渠道快速铺货,公司依托燕京啤酒品牌优势,绑定年轻群体,强化健康与本土标签,结合年轻消费者畅饮汽水“倍爽倍欢乐”形成情感共鸣,加强与消费者的互动和联系,不断提升品牌影响力和市场份额。
此外,就燕京啤酒接下来的高端化规划,管理层表示,啤酒行业的高端化升级具备很大空间,公司将持续加大中高端产品布局,坚定推进大单品战略,在稳固U8核心战略地位的基础上,着力稳固塔基产品,紧抓高端市场机遇,前瞻性布局个性化、多样化和高端化的产品,推出多款高端、超高端新品,加快提高中高档产品占比,搭建全国性产品矩阵。
泸州老窖回应停货:目前渠道正常供货将推出三体联名酒
5月16日,泸州老窖召开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淼、董秘李勇等多位公司高管出席活动,并就投资者的问题给出回应。
对于此前传出的“泸州老窖全国全品系停止订单接收”消息,泸州老窖在会上回应投资者称,目前公司保持渠道正常供货,为端午节庆的销售做好了充分准备。
针对年轻化,泸州老窖透露,近年来公司顺应行业年轻化、低度化、时尚化、健康化的发展趋势,重视对新生代消费需求的研究,已在文化、艺术、体育等多个领域开展多形式推广,如开展窖主节、冰joys、澳网等品牌活动。同时,在创新品类上也做了大量的探索,推出艺术新春酒、“三体”科幻联名酒、中式果酿酒、精酿啤酒等符合年轻消费群体需求的创新产品和跨界联名产品,其中《三体》科幻联名酒预计6月正式上市。
青岛啤酒:不排除在适当时机整合优质资产
5月12日,青岛啤酒进行2025年青岛辖区上市公司投资者网上集体接待日活动。执行董事、财务总监侯秋燕先生,董事会秘书张瑞祥先生参加本次投资者交流会,对投资者普遍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解答。
此前按照青岛国资安排,青岛饮料集团已经整体划转给了青岛啤酒集团。有投资者问,饮料资产,如蛇草水、崂山可乐等,未来是否有打算并入上市公司资产?如果不装,同在一个集团,是否有涉嫌同业竞争或者资源互占等问题?
对此青岛啤酒管理层回应,公司将继续坚定不移的发展啤酒主业,中国啤酒行业未来仍有增长空间,同时公司也将布局非啤酒产业,拓宽拉长产业链,培育新的业务增长点。未来,不排除在适当的时机对优质资产进行整合配置。饮料业务与公司啤酒主业在品牌、产品及销售网络等方面不同,不会出现同业竞争的情况。
对于此前收购的即墨黄酒,管理层表示即墨黄酒与青岛啤酒同属发酵酒类行业,随着即墨黄酒的加入,将进一步丰富本公司产品线,拓宽市场渠道,同时从市场销售淡旺季上,即墨老酒与啤酒产品可以形成市场销售的互补效应,构建更具市场竞争力的跨品类产品组合,为公司发展注入新动能,未来完成股权交割后,将结合即墨老酒和啤酒产品的供应链、销售网络和渠道等进行进一步整合。
张裕业绩说明会:葡萄酒市场未见起色短期不乐观长期不悲观
5月15日,张裕召开业绩说明会。管理层表示,当前国产葡萄酒市场还没有明显起色,但对于国内葡萄酒市场,公司认为短期不乐观长期不悲观,我们是在这个行业深耕多年的龙头企业,依然看好未来的市场发展空间,公司也将坚定不移地聚焦主业心无旁骛地谋求发展。
对于此前提出的股权激励举措,投资者提出质疑。对此张裕管理层表示,在实施过程中,政策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2024年度面对全球行业的深度调整的形势,公司的业绩也没有达到预期,管理层会认真总结本次股权激励实施的经验教训,并在未来的工作实践中做得更好。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