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在第十二届县域卫生发展大会上,中国第三方医检行业领导者金域医学发布了“县域医共体一体化解决新方案”,通过集约化共享、专业化服务和数智化赋能,为县域医共体的医学实验室建设运营、临床专科能力提升等提供一站式、全流程的支持,助力其降低区域医疗成本,提高就诊率,实现基层医疗机构的高质量发展,推动分级诊疗落地。
数智化服务是该方案的一大特色。金域医学在新方案中深度融合了其自主开发的域见医言大模型和智能体应用“小域医”,“软件+智能体”双驱动,将全面帮助县域医共体提升数字治理能力,实现区域内医检信息互联互通;辅助临床医生更好地诊疗,搭建“更懂医生”的数智化平台,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县域医共体建设开展正火,金域医学推出一体化解决方案解决痛点
我国正在积极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目标是“到2025年底,力争90%以上的县市基本建成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到2027年底,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基本实现全覆盖”。截至2025年初,这项工作已经在全国2188个县推进,从简单的“整合资源”向“深度融合”转变。与此同时,医共体内的县乡村协同、三医联动、运营管理以及信息化建设的痛点也在显现。在大会分论坛“智慧医疗推动县域医院发展”上,多位县域医共体单位负责人反映,基层长期以来的投入不足,导致人才紧缺、不同层级医疗机构服务能力相差比较大,检查均质化能力弱、信息孤岛等,都需要寻找更合适的解决方法。
针对痛点,金域医学宣布推出全新的县域医共体一体化解决方案。金域医学特聘专家任健康介绍,新方案除了提供常规的医共体服务解决方案,更率先加入了“数智化”元素,为县域医共体建设插上“数智”翅膀。
金域医学在集约化共享方面,通过区域内集中送检、集约化供应、区域物流网络搭建,实现医共体内单位检验设备共享使用,有效减少医检资源的重复投入;在专业化服务方面,与医共体单位共建医学实验室,将医检资源下沉基层,同步提供区域学科建设帮扶等服务,增强医共体内医学检验实力,提升医共体临床专科能力;在数智化赋能方面,搭建的信息系统和智能体“小域医”覆盖病理诊断、临床辅助诊断、质量管控等核心环节,可有力打破数据孤岛困局。目前方案陆续在广东、四川等省份落地,服务当地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
任健康表示:“金域医学的方案可满足从科室检测、运营、质控、检测结果解读、专业人才培养、区域内信息系统搭建等一站式、全流程需求,有效帮助医共体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的协同服务体系。”
据悉,金域医学拥有覆盖全国的服务网络、齐全的技术平台、丰富的专家资源和成熟的实验室运营管理经验,30年来累计与超700家医疗机构共建区域检验和病理诊断中心,与超四成的区县龙头医院达成合作,已服务了128家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单位,积极帮助提升基层诊疗能力。
“软件+智能体”双轮驱动,搭建“更懂医生”的数智化平台
据悉,新方案所深度融合的“数智化”解决方案正是金域医学近年来推动医检4.0数智化转型的成果之一。金域医学在2024年率先推出了域见医言大模型和智能体应用“小域医”并已成功落地临床,为医生提供智慧报告解读、知识问答等服务,医生“月活”数超4万。
此次金域医学在县域医共体一体化解决新方案中创新性采用“软件+智能体”双轮驱动的数智化建设模式,为县域医共体提供“定制化”信息平台建设服务,包含了数智病理系统、区域数据管理平台、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质量管理系统等。同时,“小域医”可与医院HIS等相关业务系统相结合,嵌入医院业务流程及诊疗路径中,为临床医生提供智慧报告解读、疾病问答、用药助手等相关智能场景应用。
“满足县域医共体信息化建设需求的平台一定是兼顾医学专业和人工智能技术的。金域医学在智慧医检建设方面起步早,医检数据量大,且在携手华为、腾讯不断训练优化医检大模型,我们正在打造真正‘更懂医生’的数智化平台,满足县域医共体建设需求。”金域医学副总裁李映华表示。
截至目前,金域医学数字病理服务网点超过450个,每年远程会诊服务近20万例。未来,金域医学还将不断完善数智化能力,为县域医共体提供更多智能化应用,帮助其统一管理、科学决策、人才培养和患者管理等,提升区域诊疗水平,实现大病不出县,让患者在家门口即可享受优质医疗服务。
(文章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