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倪雨晴深圳报道
2025年的中国即时零售战场,上演着一场史诗级对决:京东以“零佣金+全社保”等组合拳突袭美团腹地,淘宝携升级的“闪购”加入混战,而美团则以“生态铁壁”抵御双面夹击。这场战役已超越单纯的外卖订单争夺,成为即时零售生态主导权的卡位战。
京东外卖的入局堪称“精准爆破”——首年免佣金政策吸引餐饮商家入驻,严选门店,直接切中“幽灵厨房”痛点,甚至引发闲鱼京东骑手装备溢价的奇观。日订单量从3月24日的100万单飙升至4月22日的1000万单。京东的野心远不止外卖,高频餐饮是即时零售的流量入口,狙击美团闪购对京东核心品类的侵蚀。
面对京东的“闪电战”,美团亮出三大底牌——700万骑手、1450万年活跃商户数、日均约7000万外卖订单的配送网络,构成“爆单不崩”的稳定性。从外卖延伸至到店酒旅、闪购的“超级平台”效应,美团用户年均打开频次达132次,美团的生态协同优势在即时零售领域尤为突出。
正当“红黄大战”白热化时,阿里系于4月30日投下“生态炸弹”——淘宝闪购携首页一级入口高调亮相,饿了么化身“超级运力池”。即时零售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供应链和末端配送能力,淘宝要想占据一席之地,必须大幅提升物流效率,同时还需要持续投入巨额补贴。尽管面临挑战,阿里的优势在于庞大的生态体系,协同后或许能找到突破口。
这场混战正重塑行业底层逻辑——五险一金等诉求倒逼行业改善劳工权益,佣金透明化让商家议价权空前提升,而消费者笑纳补贴。更深远的影响在于,即时零售的战场已从“送餐”升维至“送万物”:京东用仓储物流复用降低成本,美团以闪电仓模式在下沉市场跑通盈利模型,而淘宝试图重构“搜索即送达”的消费场景。
未来胜负或将取决于谁能破解“规模扩张—成本控制—用户体验”的三角悖论:京东试图用“物流复用+品质外卖”打开缺口,但下沉市场运力短板亟待补课;美团依赖生态协同构筑壁垒,但骑手社保等成本考验盈利韧性;阿里对即时零售业务充分整合,强化对饿了么的流量支持、巩固阵地以及应对挑战。这场始于外卖的角逐,或将成为中国互联网史上具有社会意义的商战。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