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集成第一股”首份完整年报:“价格战”承压 毛利率继续下滑

21世纪经济报道 3小时前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费心懿实习生余名伟上海报道

4月29日,海博思创(688411.SH)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

这是海博思创上市后的首份完整年报。

今年1月27日,海博思创成功登陆科创板,成为资本市场上备受瞩目的“储能集成第一股”。

上市3个月有余,海博思创的股价走势跌宕,从发行价19.38元/股,到上市首日以73.60元/股开盘,最终发行首日市值便翻倍。三个月间,其股价最高之时触及92.84元/股,东吴证券研究员曾朵红一个月前还在该股的研报中给出了94.0元/股的目标价。

不过,目前,海博思创股价有所回落,最新市值为130亿元,但也已较其发行之时的市值翻了三倍。

毛利率连续承压

财报显示,海博思创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为82.70亿元,同比增长18.44%;归母净利润为6.48亿元,同比增长12.06%;扣非归母净利润为6.28亿元,同比增长11.87%。

其中,储能产品总营收81.93亿元,同比增长18.27%。产品结构较为单一,储能产品在总营收中的占比高达99%。

不可否认的是,储能产品近年来需求旺盛,海博思创是国内大型储能电站集成商中的佼佼者。2024年,该公司储能出货量达11.815GWh,同比大增90.19%。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统计,截至2024年年底,国内已投运电站装机量排名中,海博思创位居第一。

而眼下,新型储能行业招标集采过程中普遍出现的“价格战”也令海博思创难以置身事外。

年报指出,电化学储能系统产品价格受到原材料价格、行业竞争等多方面因素影响。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今年3月,大储、工商储已双双进入0.4元/Wh时代,“价格战”烽烟四起。

表现在上市公司财报中,2021年到2024年,海博思创的毛利率逐年下滑,24.80%、23.05%、20.02%、18.22%。

横向与阳光电源(300274.SZ)、宁德时代(300750.SZ)等龙头企业相比差距明显,仍然处于低位。阳光电源2024年储能系统营收毛利率达36.69%,同比增长4.07%;宁德时代2024年储能电池系统毛利率为26.84%,同比增长8.19%。此前的招股书也显示,2024年上半年,被海博思创列为同行业可比公司的派能科技阳光电源等5家企业的平均毛利为30.49%。

目前,海博思创的营收主要来自国内市场。从其市场结构来看,国内市场营业收入为77.12亿元,同比增长10.56%,占总营收的93.25%。而海外市场营收为5.39亿元。

与国内外业务结构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毛利率表现,2024年,海博思创在国内外市场的毛利率分别为16.85%和42.14%。

国内的“价格战”不断拉低海博思创的综合毛利率,而境外业务的高毛利率吸引着海博思创走向海外。

海博思创透露,公司2024年前后与法国独角兽公司NW、全球储能行业领先企业Fluence、行业领先开发商Luminous Energy、美国Clean Energy Services(CES)清洁能源服务公司等达成合作。其中与NW签署的合作协议包含2025年底前供货500MWh、2026年底前交付总计超过1GWh的储能产品意向订单。2024年10月,公司亚太地区新总部落地澳大利亚悉尼,亚太地区的多个项目合作协议和采购订单也在同步洽谈签订中。

海博思创还调整募资用途以加快海外本地市场的布局。

海博思创于4月29日发布了《北京海博思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变更部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主体、实施地点、实施方式暨向全资子公司增资并新设募集资金专户的公告》,其中拟对募投项目“营销及售后服务网络建设项目”的实施方式、实施地点进行调整,调整显示,原计划在深圳、成都建设的营销网络变更为美国休斯敦、圣何塞,并新增悉尼、菲律宾。

海博思创董事长、首席执行官张剑辉近期在公开场合谈到,“我们给自己定的目标是希望3到5年,海外业务的规模能够跟国内业务的规模齐平。”

全年营收波动大

尽管营收和净利润均实现双位数增长,但由于储能产品结构单一,其订单和交付具有一定的波动性,公司在季度间的营收情况波动巨大。

分季度来看,2024年前三个季度营收分别为13.47亿元、23.39亿元、15.10亿元,而第四季度达到30.72亿元。第四季度营收远高于其他三个季度,是公司全年营收的主要来源。

公司解释,主要原因是主营业务下游终端客户多为发电企业和相关配套企业,这些客户具有严格的预算流程及计划采购制度,使得储能系统行业整体装机规模下半年相对居多。

另外,储能系统合同的执行与实施相对集中于下半年,客户根据项目整体进度组织公司进行设备安装调试,相关项目在下半年完成调试验收的比例较高,所以公司下半年销售收入占全年比重相对较高,进而导致经营业绩存在季节性波动风险,营收明显集中于四季度。

事实上,海博思创的主营业务策略其实强依赖于储能市场的交付节奏,缺乏多元业务的支撑和缓冲,而且受政策性影响较大。

2025年开局,“136号文”(《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136号)让“强配储能”与新能源的解绑,无疑给行业扔了一颗重磅炸弹,也让国内储能产业发展的未来预期有所调整。

有媒体报道,张剑辉在谈及“136号文”的影响时判断,“此前,市场上基于价格的无序竞争,其实就是一个‘囚徒困境’。大家都知道这不是一条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但碍于很多现实情况没有办法。‘136号文’的出台,对储能产业,包括对价值的回归和价格的引导,都是一种极大的助力。”

张剑辉认为,“储能参与市场交易,走向价值竞争已成为大势所趋,储能企业需要从电力系统价值和客户价值出发,加大技术研发投入,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力。这个过程也将是一个大规模优胜劣汰的过程。”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原标题:“储能集成第一股”首份完整年报:“价格战”承压,毛利率继续下滑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热点阅读
10分钟 垂直20%涨停!北证50突然爆发!人工智能概念全线走强
10分钟 垂直20%涨停!北证50突然爆发!人工智能概念全线走强
证券时报 344评论
国家统计局:中国4月官方制造业PMI为49%
国家统计局:中国4月官方制造业PMI为49%
国家统计局 204评论
国有六大行一季度合计净赚超3444亿 不良贷款余额均上升
国有六大行一季度合计净赚超3444亿 不良贷款余额均上升
澎湃新闻 390评论
市值增22倍!巴菲特30年重仓股盘点
市值增22倍!巴菲特30年重仓股盘点
东方财富研究中心 45评论
打开东方财富APP查看更多内容
24小时点击排行
午后大盘风云走向(周三)
两大利好 今天能拉中阳线吗
中国不跪:关上与美谈判大门,撕破霸权幻想
退市风险、业绩、增减持、回购
你屯了多少资产?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写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