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克萨斯刚落沪,上海园区电话被打爆:错过当年特斯拉,不能再错过丰田

上观新闻 9小时前

4月25日,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简称“上海车展”)正式对专业观众开放。就在上海车展开幕的前几天,丰田雷克萨斯新能源汽车正式靴子落地,这意味着全国唯二的外商独资整车企业都坚定地选择了上海。

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局势下,外资整车和供应链企业非但没有远离中国,反而不约而同来到中国,集聚在上海车展,汇聚成扎堆的人流,形成一个个伟大构想和全新创意。而一个个外资在上海落地的消息,为全球汽车行业注入一剂强心针。从外资企业的实际行动可知,完善的汽车产业链基础,庞大的消费市场腹地,都将成为上海在下一轮全球汽车产业链重构过程中最大的确定性优势。

外国“鲶鱼”更多了

展会召开前夕,上海汽车圈已热闹起来。4月22日上午,丰田汽车公司执行董事上田达郎前往上海参加了签约仪式,雷克萨斯(上海)新能源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加藤武郎也已到任。此次丰田落地上海的整车生产线,可谓是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后,又一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能源汽车项目。

2018年,上海引进特斯拉,为中国汽车产业带来了“鲶鱼效应”,极大地加速了本土汽车产业的电动化发展。这一次上海引进丰田,又会为汽车产业带来哪些想象空间?

根据官方披露的内容,此次丰田汽车与上海的合作,不仅有整车生产,还包括产业链上下游、智能驾驶、氢能、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再利用、物流及供应链等领域开展广泛合作,携手打造在中国乃至全球范围内具备影响力的引领性项目。

“丰田雷克萨斯宣布落户金山后,我们的咨询电话整日不断,每天都接待六七批次客户,很多都来自宁波、苏州、常熟等汽车产业链重要城市,都想寻找与丰田合作的机会。”上海新金山工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彭喜军告诉记者,产业链上有些企业错失了特斯拉,不想再错过丰田雷克萨斯,纷纷提出入驻上海湾区,融入丰田的产业链。园区正对现有的土地和厂房资源进行全面梳理,规划不同落地模式,尽量满足企业需求。

丰田落“沪”的同一天,梅赛德斯—奔驰也在上海召开科技日活动,集团董事会主席康林松现场致辞,进一步强调了奔驰本土化的重要性。“在过去20年里,中国一直是梅赛德斯-奔驰的‘第二故乡’……我们的本土研发从‘在中国,为中国’发展至‘在中国,为全球’的全新阶段。”据他披露,目前梅赛德斯—奔驰正在与中国大模型企业展开合作,在智能辅助驾驶方面,一起优化云端基础架构,奔驰的车型上也将集成中国的大语言模型。

巧合的是,车展首日,另一德国车企巨头宝马也展示了和中国大模型企业合作的成果,定制了两款车用AI智能体,将搭载在明年国产的BMW新世代车型上。

从今年上海车展可知,外资车企在华加速本地化的趋势仍将延续。不仅如此,中国汽车产业升级所带来的技术变革,也将辐射带动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

每一笔投资都源于信任

筑巢引凤栖,花开蝶自来。外资整车厂来了,供应链自然也跟着来了。

今年以来,外资汽车产业链布局上海的步伐明显加快,多个重点项目“花落”上海各区域。

1月6日,德国汽车零部件企业舍弗勒在嘉定区设立全资子公司舍弗勒氢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专注氢能相关技术及产品,为不同应用场景的终端用户提供氢能解决方案。

2月11日,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在临港新片区正式投产,初期规划年产商用储能电池1万台,储能规模近40吉瓦时,特斯拉预计,2025年能源储存产品装机量将同比增长至少50%。

4月14日,巴斯夫聚氨酯减振元件(cellasto)工厂在浦东科技创新园启动扩建,投资规模约5亿元,旨在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提供降噪、减振与舒适性结合的汽车避震器产品解决方案,计划于2027年正式投产。

嘉定、临港、外高桥……每一笔在上海的投资,都是企业与这座城市数十年的相互信任。

以巴斯夫浦东基地为例,30多年前还只是单一生产部门,如今转型为集研发、生产、市场与销售、职能部门于一体的综合基地。“没有一辆汽车叫巴斯夫,但几乎每辆汽车都有巴斯夫产品。”采访过程中,记者时常听到这句话,车身涂料、尾气催化剂以及电池材料等,都是巴斯夫在汽车行业深耕多年的产品。

得益于中国日益增长的需求,巴斯夫正逐步提升服务中国客户的能力。巴斯夫副总裁博永(Bjoern Kophstahl)告诉记者,聚氨酯减振元件首座装置在2011年投产,目前有85%汽车制造商都在使用。如今上海扩建第二套装置,总产能预计提升近70%。“通过本土化生产网络、强大的创新能力以及全面的市场洞察力,保持与在华市场及客户的紧密联系。这是我们巩固汽车产业核心区域市场地位的进取姿态。”博永表示,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巴斯夫整合上海的研发能力,将新工艺、新配方运用到新材料、新产品中,从而推动新能源汽车下游行业的蓬勃发展。

舍弗勒亦是如此。舍弗勒氢能科技公司落户嘉定后,就积极参与区域供应链体系。不久前,舍弗勒参与上海首个源网荷储一体化零碳氢储工程项目,提供了全套的PEM电解水制氢解决方案,包括纯水制取、电源供应、气水分离一站式制氢服务,这也是舍弗勒交付的首个商业化级别的PEM制氢系统。

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的“江湖传说”自不必说。它带来的不仅是一辆辆整车,还有一整套上下游产业链的集聚。据悉,特斯拉零部件本土化率超过95%,本土一级供应商超过400家。今年投产的上海储能超级工厂也有望复制这一成功模式。由于储能与新能源汽车的供应链高度重合,临港现有的新能源产业集群为上海储能超级工厂的本地化供应链提供了基础,既降低了成本,又增强了产业韧性。今年3月,首批商用储能电池从上海港运往澳大利亚,实现中国生产、全球交付。

“上海速度”仍在加速

“最近,丰田的人跟我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你们太快了,我们都赶不上。”彭喜军笑着说,雷克萨斯项目从2023年开始初步洽谈,2024年确定意向,今年4月拿地,6月开工,2027年投产,上海如此的快节奏,完全出乎日方的意料。

但这样的速度,上海仍在不断突破。2019年1月,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开工,创造了“当年开工、当年竣工、当年投产、当年上市”的超高效率,也让马斯克成为“上海制造”的忠实粉丝。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再度打破纪录,从去年5月正式动工到如今正式投产,用时仅8个多月。

总在加速的“上海速度”背后,不仅是强大的基建能力,更是上海营商环境的不断迭代。

新能源汽车市场日新月异,早一天投产就多一份机遇。为了帮助雷克萨斯尽早完成电动化转型,上海建立了市区多维联动机制,园区还搭建线上线下结合办公平台,以实现7×24小时的快速响应。“从最初的前期土地整理,到规划调整,再到水系和道路的调整,我们跑出了上海加速度。”

彭喜军向记者透露,雷克萨斯工厂这块土地,金山珍藏将近10年,上海乃至整个长三角地区,很难找到如此大面积且完整的工业地块,“这是一块极其难得的‘大衣料子’,四四方方很工整,拆迁早已结束,任何人看了都会心动。”虽然很多企业都看上这一件稀有“大衣料子”,但是考虑到项目体量和产业完整性,上海等了十年,终于等来了最合适的企业。

“有人担心上海制造成本高,但我们觉得上海的制造优势很明显,坚持在上海扩大产能。”博永告诉记者,作为中国汽车制造业的核心枢纽,上海周边300公里半径内聚集了全国约40%的整车产能,形成了完善的产业生态圈,丰富的人才储备也为企业运营能力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地方政府提供的贴心服务,进一步营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这些关键因素形成的综合优势,完全超越了制造成本带来的挑战。

“汽车产业是一个非常长的产业链。产业链完整度高是上海汽车产业的一个重要优势。”普华永道中国汽车行业主管合伙人金军表示,上海已经搭建起 “4+N”汽车工业服务集群的产业格局,即“4个智能制造集群”(嘉定、金桥、临港、金山)和“N个工业服务集群”。上海汽车产业链涵盖研发设计、智能制造、品牌营销、售后服务和文化交流等多个关键环节,这显著提升了上海汽车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跨国巨头的“中国化生存”,本土供应链的持续升级,城市功能的有力支撑……这些因素,让上海形成独有生态,成为全球汽车产业变革的“风暴眼”。

(文章来源:上观新闻)

文章来源:上观新闻
原标题:雷克萨斯刚落沪,上海园区电话被打爆:错过当年特斯拉,不能再错过丰田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热点阅读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
新华社 22评论
A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 电力股大涨、贵金属板块领跌
A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 电力股大涨、贵金属板块领跌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433评论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
新华社 112评论
突发!黄金直线跳水!俄罗斯:准备与美国就乌克兰问题达成协议!
突发!黄金直线跳水!俄罗斯:准备与美国就乌克兰问题达成协议!
证券时报 310评论
打开东方财富APP查看更多内容
24小时点击排行
午后大盘风云走向(周五)
时代洪流中的孤独思考者~ 共舞
难。
天工股份
美股大涨 央行放利好 晚间四大消息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写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