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聚焦
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王楚涵、林晓丽)银行消费贷利率上调了。4月1日,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调查发现,多家银行的消费贷年利率均上调,“2字头”产品已难觅踪影,目前银行消费贷年利率普遍在3%以上。有业内人士分析,消费贷利率上调,有助于银行扩大净息差、提升盈利能力,也能避免消费者过度借贷、违规挪用贷款等。
一夜之间“2字头”消费贷产品难觅踪影
“3月31日的17:30左右,我陆续收到招商银行发来的‘2.58%闪电贷利率券’‘2.68%闪电贷利率券’‘2.78%闪电贷利率券’即将到期的提醒,4月1日打开招行APP一看,‘闪电贷’的年利率(单利)已经提高到3.4%了。”广州市民张女士告诉记者。
4月1日,记者调查发现,多家银行上调了个人消费贷的年利率。例如建行个人消费贷的年利率最低为3.0%,此前为2.8%;兴业银行的“兴闪贷”利率最低为3.75%;浦发银行的“浦闪贷”利率最低为3.69%,而此前是2.68%;宁波银行的消费贷新客专享的年利率为3.0%,而此前在叠加优惠券后最低至2.49%。
“银行停发3%以下利率消费贷,一方面可能是出于对窗口指导的响应,另一方面也旨在为保持合理净息差预留空间。”素喜智研高级研究员苏筱芮表示。
“消费贷利率过低,容易被套利者利用,违规进入楼市、股市等非消费类行业,可能引发其他信用风险;也将使得银行净息差进一步收窄,影响银行盈利能力,甚至导致赔本经营。”博通咨询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王蓬博分析。
业内观察
将消费贷融入实体消费链条实现质效提升
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2025年2月,全国性银行线上消费贷平均最低可执行利率为2.91%,环比下降7BP,同比下降28BP。与此同时,目前广州地区商业房贷主流利率为3%。
从银行最新公布的2024年业绩报告来看,多家银行出现了个人消费贷款不良率上升。招联首席研究员、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董希淼表示,金融机构不应追求简单的规模增长和市场份额,要将贷款利率保持在合理水平。
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薛洪言表示,银行消费贷需从“价格竞争”转向“价值深耕”。银行应主动对接消费趋势和消费场景,并针对不同客群开发针对性产品,将消费贷融入实体消费链条,实现从规模扩张到质效提升的转型。
(文章来源:广州日报)